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天津濱海新區人氣爆棚。泰達航母主題公園、海昌極地海洋世界、中新天津生態城、“最美圖書館”濱海圖書館,向天南地北的遊客展示一個繁榮宜居的智慧新城。

渤海之濱這片熱土,見證改革開放時代傳奇:30多年前,這裡大部分是鹽鹼荒灘;20多年前,這裡以“一隻機(傳呼機)”“一碗麵(速食麵)”著稱;10多年前,這裡靠傳統製造業領銜;5年前,汽車、電子、裝備製造業集聚發展,新一代電子資訊、生物醫藥、人工智慧悄然崛起;而今,綠蔭掩映的現代化新城,邁向高品質發展新征程。

1986年8月,鄧小平同志在此題詞“開發區大有希望”。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勉勵“要充分利用濱海新區平臺,先行先試重大改革措施,努力為全國改革發展積累經驗”。

“濱海一直都在改!”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原副主任葉迪生由衷感嘆。

從窗口到高地

開發開放,成為血脈和基因

濱海新區因改革開放而興,改革開放創新就是濱海新區的根和魂。

1984年,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應運而生。“我想怎麼也得有片廠房吧,到地方一看傻眼了,一片鹽鹼荒灘。”葉迪生回憶。

1986年8月,鄧小平同志視察不到兩歲的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指出“你們在港口和市區之間有這麼多荒地,這是個很大的優勢,我看你們潛力很大。可以膽子大點,發展快點。”

膽子大點,發展快點,在鹽鹼灘上頑強生長的開發區創造出亮眼的“濱海速度”。為滿足企業需要,這裡安裝了天津市第一台程式控制交換機,“當時家庭裝部電話要等3個月,我們提出,企業電話必須3天裝好,多出的錢開發區管委會補貼。” 葉迪生説。

快速提升的,還有發展理念。“服務也是生産力”“企業先賺錢,政府後賺錢”“為投資者提供方便,讓投資者贏得利潤”……鹽鹼灘上破土而出的改革精神、開放胸襟、創新魄力,成為渤海之濱這片開發開放新高地的血脈和基因。2006年,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繼上海浦東新區之後第二個國家綜合改革配套試驗區。

緊緊抓住根和魂,濱海新區成為國內對外開放區域形態最為齊全的地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連續19年在全國開發區綜合評比中名列第一,濱海高新區成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天津港保稅區誕生全國第一個空港保稅區,東疆保稅港區創全國面積最大保稅港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間合作開發的生態城市。多年來,濱海新區累計吸引140余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近400個項目,年實際利用外資超百億美元。

201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天津考察時強調,“要以濱海新區為龍頭,積極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産業整合集約集群發展。”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獲得新動力,跑出加速度。

2015年4月21日,天津自貿試驗區成立,擴大開放實現質的飛躍,截至目前,90項改革任務、175項制度創新基本完成。如今,平均每半小時就有一家企業在這裡註冊,每一秒鐘就有1.7萬元資本向這裡集聚。

“空客和濱海新區的合作是全方位的,我們對下一個10年信心滿滿!”空中客車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徐崗説,今年是空客A320天津總裝線投産運營的第十個年頭,這是空客公司在歐洲以外設立的第一條A320系列飛機生産線,已完成總裝並交付飛機近400架。去年,A330飛機完成及交付中心也在濱海新區建成投産。

“過去有公司想租賃國內組裝生産的飛機,要跑到歐洲辦手續,現在東疆幫您搞掂!”東疆國際航運與金融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李暉説。創新融資租賃模式,地處天津自貿區的東疆保稅港區成為繼愛爾蘭後全球擁有飛機資産最多的租賃聚集地。

從深水區到無人區

先行先試,改革永遠在路上

國家博物館一角的展櫃中,躺著一枚公章。

2014年,濱海新區成立行政審批局,109枚公章精簡為1枚,在全國率先破解“公章圍城”頑疾,取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重大突破。

作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既要攪動“深水區”利益格局,又要和“無人區”新問題短兵相接。

自2006年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後,濱海新區先後實行了兩輪大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七大功能區,成為全國同類區域部門機構最少、人員編制最少的地區。

改革永遠在路上。七大功能區曾是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主戰場,然而隨著時間推移,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機構設置不統一,缺乏戰略協同,部分産業發展趨同。“産業規劃目錄經常撞車,為了一個招商引資項目相互砸價,最終影響新區整體發展。”一位功能區負責人坦言。攤子越鋪越大,職能越管越寬,既抓經濟發展又搞社會管理,“做大做強主導産業、探索改革發展經驗的主業反而弱化了。”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