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一六年十一月十八日,航太員景海鵬(左)、陳冬在四子王旗著陸場順利返回。孔方舟攝(新華社發)
太空,人類夢想的疆土,寥廓而深邃。
這是一種極為震撼的體驗:從343公里之外眺望地球,大地脈絡分明,海岸線清晰綿長,青藏高原的雪域雲天仿佛觸手可及;
這是一段壯美無匹的征程:一人、二人、三人……寥寥數人的出征勝似千軍萬馬上戰場,每一次都標注了中國人探索未知的新高度;
這是一個千錘百煉的英雄群體:在中華民族的奮進史冊裏,飛天勇士叩問蒼穹無疑是最精彩的篇頁之一。今天,他們正書寫著新時代的新華章。
他們,就是英雄的中國航太員群體。
“每一次對太空的叩問,都是下一次探索的開始”
這是屬於全體航太員的榮光。
2017年7月28日,八一大樓。明亮的雙眸、莊重的神情、挺拔的身姿,51歲的航太員景海鵬昂首闊步走上前臺,亮閃閃的“八一勳章”緊貼胸口,讓3次進入太空的他心潮澎湃——這既是向最優秀軍人頒發的最高榮譽,也是偉大祖國給最勇敢戰士授予的最高功勳。
中國航太員的腳步,伴隨著國家強起來的鼓點,正以“世界矚目的速度”走到一個個新的方位——
2013年6月26日8時07分,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圓滿完成我國載人航太首次應用性飛行。王亞平站在“最高講臺”,一堂40分鐘的太空科學課,在千萬青少年心底播下科學與夢想的種子;
2016年11月18日13時59分,景海鵬、陳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駐留,為後續的中國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這短短3年裏的兩次飛行,飛行時間超過歷次總和的兩倍,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超過以往的總數。
一次次中國飛天的步伐,留下的是民族永恒的記憶,中國人來到了太空,而且有信心、有能力飛得更高更遠——
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飛船,用21小時23分鐘環繞地球飛行14圈、近60萬公里,在人類“走出地球搖籃”的漫漫征途刻下了屬於中國人的數字。時隔短短兩年,費俊龍、聶海勝執行危險性及難度系數均高出很多的神六任務,實現了載人航太飛行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重大跨越;
2008年9月27日16時41分,翟志剛在劉伯明、景海鵬的密切配合下,完成首次太空出艙行走,在343公里的太空軌道實現了中國人與宇宙的第一次直接握手,讓茫茫太空多了一抹五星紅旗的鮮艷;
2012年6月18日17時04分,景海鵬、劉旺、劉洋“飄”進天宮一號,太空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家”,首次手控交會對接,劉旺以不到7分鐘、誤差18毫米的中國精度,贏得世界喝彩……
從神舟五號到神舟十一號,13年間,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天地往返技術、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獨立自主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每一次對太空的叩問,都是下一次探索的開始。”走好新時代征戰太空的新征途,這份豪情壯志始終在航太員們心中激蕩。
“你們飛多高,中國人的頭就能昂多高”
有時候,夢想會在一瞬間悄然而生。
2003年,當楊利偉飛向太空時,兩名年輕的飛行員在不同地方,同時通過電視目睹了火箭升空的那一瞬。25歲的陳冬心想:“什麼時候我也能像楊利偉一樣飛向太空,為祖國飛得更高?”23歲的王亞平看著火箭燦爛的尾焰,腦子裏閃過一個念頭:“中國已經有了男航太員,什麼時候會有女航太員呢?”
唰!當整流罩打開,神舟十一號飛船的右舷窗亮了,壯美的太空又一次讓景海鵬驚嘆。一句“爽!”喊出了陳冬初見藍色星球的震撼,也喊出了他實現自己飛天夢想的酣暢。
飛行歸來,有小朋友好奇地問王亞平:“你在太空中會不會做夢?”她笑著回答:“在太空,不管做不做夢,我都已經在自己的夢裏。”
每一位航太員深知,飛天夢,不僅僅是自己的夢。
載人航太工程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每次載人飛行,有超過10萬名的技術人員用齒輪咬合般的團結協作,托舉起英雄飛天。“兩彈一星”元勳孫家棟形容:“離開了集體的力量,個人將一事無成。”
劉洋説起一個令她感動的小故事。發射塔架上有個供緊急撤離的逃逸滑道,52米高,航太員會在執行任務之前進行訓練,而技術人員會提前試驗。一位年輕的女航太教員對劉洋説,她試跳時,看到下面黑乎乎的,兩腿在發抖,但想到是給航太員們當“沙袋”,又覺得挺開心。
“到了太空,地球的引力變得微乎其微,祖國的引力卻越來越重。”航太員們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每次飛臨祖國上空,心跳都會加速,會不由自主地凝望祖國的疆域,情不自禁地隔著舷窗想去觸摸,每一次都會熱淚盈眶。
費俊龍這樣對國外同行説:“你可以分享我的快樂,卻無法分享我的自豪。因為在我身後,有強大的祖國,站立著13億多人民!”
有一個場景讓楊利偉至今難忘。2004年,他在美國紐約訪問時,應邀出席華人華僑的一次活動。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華僑拉著他的手,語調顫抖,臉上滿是淚痕:“你們飛多高,中國人的頭就能昂多高!”
劉洋珍藏著一張照片。2012年10月,她參加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成立60週年校慶,一位退休女教授擠過人群與她合了影。次年5月,當她再次來到這裡與學校附中師生座談時,一名小男孩遞給她一個信封説:“這是我奶奶給你的,我長大了也要當航太員。”劉洋打開一看,竟是去年跟那位退休女教授的合影,背面寫著:向為航太事業做出貢獻的人致敬!
跨越“上天的階梯”,創造了訓練零淘汰率紀錄,在世界航太界絕無僅有
1998年1月5日,從1500多名優秀空軍飛行員中百里挑一、精心選拔的14人,匯聚北京航太城,成為中國首批航太員。他們面對五星紅旗莊嚴宣誓:“甘願為載人航太事業奮鬥終生!”
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太員大隊誕生。
自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一飛沖天,人類已進行上百次載人航太飛行,共有數百人次進入太空。面對風險莫測的飛天旅程,需要腳踏實地去追趕。
北京航太城,航太員大隊公寓的門柱上,鐫刻著“珍惜崇高榮譽、邁向更深太空”的隊訓,見證著飛行員向航太員的轉變、從天空向太空的跨越。天空與太空,一字之差,被蘇聯航太員列奧諾夫形象地稱為“上天的階梯”。
14名首批航太員進入航太員大隊時,年齡最小的近30歲。工作了10多年,書本也擱置了10多年,猛然間撿起書本當學生,要在一年時間裏系統掌握許多生澀的學科理論,對每個人無疑都是嚴峻考驗,因此也被稱為“登天第一關”。一位來上課的老教授説:“要在3個月內教完一年的高等數學課程,可真把我難住了。”
王亞平在參加航太員選拔時問楊利偉,成為航太員最難的是什麼?楊利偉回答了兩個字:“學習。”等她加入航太員大隊,才真正體會到“學習”二字的分量。
於是,航太員們重回課堂,白天上課、訓練,夜裏復習、預習,航太員公寓成了“不夜城”。
航太環境適應性訓練是第二道坎,包含了眾多艱苦萬分的訓練。僅以其中的“超重耐力”訓練為例,在飛船返回地球時,人要承受自身重量數倍的壓力,很容易造成人的呼吸極度困難或停止,導致意志喪失、黑視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劉洋曾説:“太空雖然向女性張開了多情的懷抱,卻從不有所偏愛。”她剛開始進行離心機超重訓練時,短短幾十秒,6個G的負荷就已讓她如跑了萬米一般,雙腿發軟,精疲力竭。
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裏,常人只能承受3到4個G的重力加速度,航太員卻要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訓練中,他們的五官被擠壓變形,眼淚不自覺地往外飛,胸部極度壓抑,呼吸非常困難,手臂抬不起來。一位航太員的母親看後,一邊流淚一邊不住地擺手説:“不看了,不看了!”
做這種訓練時,航太員手邊有一個紅色按鈕,一旦挺不住了就可以立即按動紅鈕,請求暫停。但20年來,沒有一個人按過這個紅鈕。
太空飛行中,航太員每一步操作、每一個細節都直接關係任務成敗。飛行手冊是航太員在太空執行任務的寶典,所有指令都匯集在9大本、上百萬字的厚厚手冊裏。在飛行程式訓練中,他們做的筆記摞起來比桌子還高,數以萬計的指令成為習慣動作和肌肉記憶,每個人閉上眼睛都能精準無誤地全流程操作。
最終,經過嚴格考核與評定,先後選拔的兩批21名航太員順利通過考核,全部具備了獨立執行載人航太飛行任務的能力,創造了世界航太員訓練零淘汰率的紀錄,在世界航太界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