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校長都説羨慕他!杭州男子默默為全校拍下數千張照片,真相暖爆

用虎口和手掌握住相機,食指和大拇指夾住鏡頭的同時調節焦距,用中指按下快門……依靠著獨臂攝影的絕技,徐陸軍為杭州富陽松溪小學的學生們拍下了數千張照片。

再過兩個月,六年二班39個學生就要畢業了,作為班主任的徐陸軍正在為他們準備一份特殊的禮物,“我打算把這些照片做成PPT,在畢業典禮上送給孩子們,讓他們看到自己六年來的變化與成長。”

缺少了一隻手的他已經數不清,這是第幾次送走畢業生了。

從村小到新登鎮松溪小學,他在自己的家鄉做了24年的代課老師,以教室為船,以獨臂為槳,在歲月長河中,擺渡著一批又一批學生。

前幾天,錢江晚報記者來到松溪小學,聽聽這個老師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

成為代課老師

是他與命運抗爭的契機

今年48歲的徐陸軍是富陽新登鎮清泉村人,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六。由於家境一般,1987年,17歲的徐陸軍便在村裏的磚瓦廠工作,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他永遠失去了右手——在調試機器時,因不大懂機器性能,他的手被捲進去了,導致右手高位截肢。

災難的重擊,將他帶入了人生的一段迷茫期。以前習慣了用右手,一下子換到左手,各種不適應、不協調隨之而來,“一開始,拿筷子吃飯都很困難,更別説握筆寫字,後來用了兩三年的時間我才熟練掌握。”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家裏休養,因為空閒時間多,也讀了很多書。”徐陸軍回憶説,那段時間他連續讀了七八百本書,印象最深刻的是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可能因為命運有點相似,很有共鳴,這篇文章很打動我,也對我産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對命運的殘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1994年上半年,在朋友的介紹下,徐陸軍進入昌東完全小學,成為一名代課老師。這是他教師生涯的開端,也是走出傷殘陰影、與命運抗爭的契機。

“起初教語文,後來因為學校的需要,改為教科學和數學。”帶著初為人師的喜悅,徐陸軍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各種困難,“尤其是幾何作圖的時候不太方便,需要孩子們幫忙。”他逐漸愛上了這份職業。

  以校為家

他是大家都很喜歡的阿陸老師

2012年,昌東完全小學被撤併入松溪小學,徐陸軍也轉入松溪小學擔任數學代課教師。如今,他是六年二班的班主任,班上39個學生,一大半都是他從一年級帶到現在的。

在這裡,大家更喜歡親切地稱呼他為“阿陸老師”,而提起這個名字,從教師到校長都是讚不絕口。“他幾乎以校為家,和孩子們的關係也特別好。”六年三班的金老師告訴記者,徐陸軍是每天最早到學校的老師,週末也經常來加班。

每天早上7點鐘,徐陸軍的身影會準時出現在校園裏,六年二班的學生陸續而至,他便帶著孩子們一起鍛鍊身體。“從一年級開始,我就要求班上的孩子們每天早上跑三圈,跳繩500下,他們的身體素質個個都很好。”徐陸軍有些自豪地説。其實,從初為人師時,他就格外重視孩子們的身體健康,“以前在村小的時候,校舍很小,只有黃泥地操場,沒辦法讓他們跑步,就只能練跳繩,現在條件好多了。”

在松溪小學校長袁立成眼裏,阿陸老師不僅勤奮,教學成績好,對待學生更有一套自己的辦法,“學生們都很喜歡他,有什麼心裏話也都願意告訴他。”

“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徐陸軍説,學生們可能是被自己的“孩子氣”征服的,“課餘時間我經常和孩子們在一起玩,給他們講笑話,拉近關係。”

而和孩子們在一起的那些美好時光,也被徐陸軍用攝影一點一滴地記錄著。

六年二班教室內外的墻上,你能看到不少孩子們的精彩照片,有他們在運動會上的英姿,有他們在窗邊翹首企盼的背影,也有他們在戶外踏青賞春的笑臉……“這個班學生的照片,我已經拍了幾千張。”除了拍班裏的學生,徐陸軍也是學校很多大型活動的攝影師。袁立成告訴記者,學校留存的很多好照片都是阿陸老師的作品,一隻手攝影已經成了他的“獨門絕技”。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