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訊化已呈燎原之勢

在河西走廊東口的天祝藏族自治縣,抓喜秀龍鄉代乾教學點煥然一新。

從天祝縣民族師範學校畢業後,藏族老師張拉毛東智就來到這個教學點執教。從1988年入職,一幹就是20多年。近年來,隨著教學點班辦學條件的改善,張拉毛東智漸漸發現,自己承擔的課程少了,同時,上課時身邊又有一個“好幫手”——遠端教育數字資源。

張拉毛東智教授全校的音樂課。他只會幾首校園歌曲,可孩子們希望能唱最新流行的歌曲,一度讓他很為難。

自從教學點上安裝了數字教學的設備和電腦,張拉毛東智只需要打開資源平臺,就能調出各種新歌,裏面還有伴奏。他還經常去縣城買些新出的光碟,自己在電腦上先學,學會了再教給學生。“音樂課上,學生們跟著光碟唱,學起來更快,唱歌再也不走樣了。”張拉毛東智説。

代乾教學點是改薄項目促進甘肅民族教育發展的縮影。截至目前,甘肅全面改薄項目已覆蓋民族地區1952所義務教育學校的39.29萬名學生,分別佔民族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和學生數的94.16%和97%,民族地區學校面貌大覆改善,教學品質穩步提升。

在甘肅農村,教育資訊化已呈燎原之勢,網際網路進農村課堂,點亮了一個個農村孩子的夢。在大山深處的白銀市會寧縣丁家溝中心小學,3年前,新建成了一間名為“夢想課堂”的教室。

“夢想課堂”是會寧縣農村學校專門建設的一個開放式教學平臺。在這個教學平臺上,每個學生都有一台平板電腦,電腦裏有相關課程的各種資料。“夢想課堂”的內容全為開放式話題,每個同學都可以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同時,老師教學生在網上自己搜索知識的方法,通過自己挖掘,進一步擴展知識。

在會寧縣長期從事教育管理的幹部汪自仁看來,改薄不但改變了農村學校硬體條件,也改變著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改薄項目惠及11844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的257萬名學生,分別佔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和學生數的89%和95%,同時,全省已有58個縣(市、區)順利通過義務教育均衡驗收。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