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場長孫建博撫摸著長了60年的側伯説這些樹就像是自己的老夥伴一樣-鞠傳江攝影

在原山林場的一處石頭遍地的樹林中,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場長孫建博撫摸著一棵棵直徑30多釐米、樹齡60年的側柏,感慨地説:“側柏這種樹木特別耐乾旱,在貧瘠的土壤中頑強的根系深深紮在石頭縫中,我覺得幾代原山育林人的特性正好與側柏的特性相吻合,獲取的很少為大山奉獻的卻很多。”

“原山是中國北方石漠化山嶺綠化的範例,60年的努力使原山成為城市生態綠色屏障。如今原山的森林植被的水源涵養能力比60年前提高了40倍,近5萬畝森林就是一座綠色水庫和森林氧吧。”他強調。

資料顯示,原山的森林植被使這裡的年降雨量比城市和平原高15%以上,且呈逐年增長態勢。如果沒有原山的綠色植被的涵養就不可能有孝婦河常年奔流不息的河水。

1992 年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在這裡建立國家森林公園,面積1702公頃,涵括120多個山峰。

原山林場先後被授予“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十佳國有林場”等榮譽,成為中國林業系統的一面旗幟,更是林業改革和發展的典範。今年5月,國家林業局向全國林業系統發出向原山林場學習的號召。

綠水青山何以變成金山銀山?

  防火隊員們每年冬天要燒出60公里的防火隔離帶-鞠傳江攝影

種樹、護樹、伐樹曾經是國有林場自我生存的“三部曲”。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國有林場改革和國家禁止採伐林木政策的實施,原山人也開始探索轉型發展之路,他們摔過跟頭,也吃過苦頭。開辦的奶牛場、木材廠等十多個項目全部虧損,最困難的時候林場負債4000多萬元,職工每人平均背負著10萬元的債務,林場很長時間發不出工資,陷入靠貸款維持生存的困境。

“靠要飯過日子,只會越來越窮,也是死路一條!”孫建博感嘆。“面對市場經濟大潮衝擊,必須創出一條新路來!”

他回憶,1996年,自己被任命為淄博市原山林場場長,面對“內憂外患”——126家各地來的債主輪番到府討債,拿不到工資的職工交不起水電費,他幾天睡不著覺。

孫建博幼年因病致殘,走路要靠柺棍。“那時,林場找不到出路,心中的焦慮真的比自己身體傷殘時的痛苦還大!”他説。

幾十名林場幹部持續一個星期的會議,頭腦風暴難以驅除守舊的觀念。

“不換腦筋就換位置!”他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讓林場煥發了生機。

幹部能上能下,讓一批思想活躍、有市場經濟頭腦、敢拼敢闖的幹部走上領導崗位。

對虧損企業全部予以關閉,而興辦一批經過嚴密論證有市場潛力的新項目。包括工具廠、酒廠、綠化苗圃、旅遊景區等。

機制創新,育林、護林責任到人,林木成活率、防火有效與收入獎金掛鉤。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