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留學:先討論青春成長再説小別離

獨生子浩浩的出生有百般不易,家人讓他在腦後留了個細長的小辮,意思是“好養活”,直到16歲那年才剃掉。因為他要去大洋彼岸讀書了。

浩浩原在一所有百年曆史的市級示範校就讀,成績不錯,還有“機器人”特長,與老師、同學相處融洽,所以很多人對積極籌辦此事的浩爸表示不解,“孩子又不是在國內讀不下去!”“如果本科畢業,哪怕高中畢業再去,大人也不用陪讀了,經濟負擔會小些。”浩浩媽是糾結一陣後同意的,她已向單位請了長假。家中四位老人不表態,他們早已隱隱感覺會有這麼一天的。

告別宴上,有個叔叔對浩浩説“去了,就別回來了”,還隨口朗誦了一段“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祝孩子前程大好。夾在一群40多歲、侃侃而談的成人中,浩浩只顧吃,很少説話。

回家路上,浩浩問媽媽:“我是不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有多少遠渡是孩子的自主選擇?

如今,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期待越來越高。資訊獲取渠道增多,使不少人對東西方教育、公立與私立教育,甚至對教育內核有了更多了解與思考,描摹理想的教育圖景。當然,教改、升學、就業等政策與形勢的變遷是整體背景。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飄洋過海,求學于國外,一改以往完成基礎教育再出國深造的普遍情形。

這是多元帶來的抉擇,折射著國人的觀念與期望,而其中最需被好好了解與對待的是這些青少年留學生本身,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

近幾年,浩爸常跟妻子孩子念叨:“老李真能折騰,兒子上初中時就給送到了在日本的前妻那兒,現在已經是個高大帥氣、彬彬有禮的小夥子了。”“公司出納的哥哥在美國發展不錯,兩口子沒孩子,出納就把閨女送過去讀高中了。”“別人家孩子都出國讀書,浩浩是不是也該出去見見世面……”

在搭上留學車的家庭中,“別人……我也……”派較為常見。成人的從眾心理最好理解,但別人的選擇一定就是自己的好選擇嗎?

當然,浩爸也會主動跟留學生家長們取經,上網看看帖子,回家繼續念叨“都説國外教育就是比國內強,沒有應試煩惱,是以人為本、公平、資源充足的教育。兒子現在天天作業做到大半夜,出去就解脫了,還能更好地發揮‘機器人’特長。”

左觀右望,對某些發達國家的教育水準和現狀心生仰慕,期望出國尋找不同,這些想法也在不少家長的頭腦中盤桓。

浩浩最初只是聽大人隨便聊天,後來發現真要出國時,既反感又擔心,反感那些叔叔阿姨們總是鼓動爸爸,擔心失去目前大體開心、如意的校園生活。有一陣,他的情緒起伏很大,學習散漫,成績也下降不少,仿佛要降低爸爸對自己的期待。

對孩子狀況比較敏感的浩爸跟兒子談了一次話,他説浩浩可以再想想,多方了解情況,但不論在哪學習,始終認真、努力才是對自己的負責。浩浩這才踏實下來。本來就比較乖順的浩浩思想鬥爭了好一陣子,終於確定了留學時間。

比浩浩情況困難的是一些國內求學遭遇坎坷的學生。成績、境遇、升學過程不如意,成為校園處境不利的學生,或者家長認為已無出路,只好遠走他鄉。此為改變環境派。家長早早發現,憑現在的學業成績,孩子在國內上不了211、985,甚至是一般大學。家長接受不了這樣的結果,乾脆把孩子送到遠方,開闢新的升學之路。

同事小段説,“我父母通過讀書從農村走進了城市;我們夫妻以研究生學歷走進了首都;我的孩子正走向發達國家……一代就是要比一代強。”這份傳承心是如此執著,既要證明自己,還要以子女證明家庭的生長力。自我捲入過深,有時會導致人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所以,在策劃推進孩子留學的過程中,小段始終惶惶不安,孩子也深受波及,時而亢奮,時而沮喪。考了若干次託福,成績始終不理想。

是“父母想讓我去”還是“我想去”,是“別人家的孩子都去”還是“我適合去”,出發點的不同,可能會影響過程和效果。如果自尊、自立是青少年教育的總目標,那麼成人該重視青少年在留學決定中的自主性發揮。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