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變、應變,激發制度創新“滿盤皆活”

被認為是規則、秩序和法制意識最強的城市之一,這些會不會成為創新的障礙?央企、地方國企、外企比重過高,會不會是科創的掣肘?成本高企如何吸引創新企業?

敢於在制度“放活”上先行先試,讓有為政府激活有效市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説,上海要打造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提高“創新濃度”,提升創新的“便利性、寬鬆性和包容性”,形成創新的“場效應”。

既管得好,又減少行政干預,創新的節奏就會加快。降低創新創業門檻,選擇116項行政許可事項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提高政府性資金的使用效率,將19項財政科技專項優化整合為四類;增強科研單位經費使用自主權,把科研計劃項目勞務費資助總額由20%提高至30%。

諾華(中國)生物醫學研究中心科研運營高級物流經理譚嶸説,過去進口一隻小白鼠,要三級審批,拿證就要一個月,進口活體動物還需隔離檢疫30天不能做實驗。現在這周申請、下周就能拿到,不會與全球研發脫節。

擁有80條GMP生産線的生物醫藥成果轉化基地正在浦東加緊建設。天慈國際董事長李函璞説,制藥創新共用平臺一期工程將於2018年完工,全球科學家“一起來造藥”的創新共用模式將率先在上海成為可能。

資源開放,增加托底服務,創新的活力才會持久。上海市政協一項調查顯示,截至2016年11月,在上海、北京、浙江、廣東、貴州等有開放數據平臺的省市中,上海不僅開放的數據最多,而且下載量最大。

“數據是未來最重要的資源,而最大的擁有者是政府。”商湯首席執行官徐立説,政府數據無條件按序開放,研究數據負面清單管理,對於科創型企業是重大利好。

在秩序中創新,在規則中突破,這是上海獨有的氣場。上海要將資源稟賦發揮到極致,將制度空間利用到極致。復旦大學教授朱春奎認為,上海已經到了創新與擴散並重的階段,將逐步過渡到以擴散為主的階段,“只有這樣,才會輻射周圍強大的經濟圈”。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陸軍榮認為,既不是德國模式,也不是矽谷模式,上海走的是將技術與模式創新結合、本地和開放創新結合、産品和市場創新結合、主體和平臺創新結合的一條新路。

聚才、用才,增強人才高峰“磁場引力”

全球科創中心怎麼建,並無既定範本可循,抓住“人”這個核心是根本。上海力求不斷完善政策環境,為各類創新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的舞臺。

為配套科創中心建設,上海出臺“人才20條”並持續完善“人才30條”,首次提出“用人主體自主權”,將科研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安部支援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出入境政策10條措施已正式實施,使上海引進海內外人才更加便捷。

向“外腦”引智,凸顯上海的“國際范”。近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伯納德·費林加走進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辦理了永久居留身份證申請手續。不久,他將與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庫爾特·維特裏希一起,成為首批來滬工作並擁有“中國綠卡”的諾獎得主。

依託重大項目引智,凸顯上海的“輻射力”。今年6月,上海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為規劃在青浦投資建設新的研發中心及配套人才公寓,在軟體和資訊服務業、物聯網、車聯網、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等領域加強技術研發、示範應用、融合創新。

以機制“引智”,凸顯上海的“溢出性”。2016年度業績考核中,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市鐳射技術研究所成為首批受益者,將人才引進的費用,等同於利潤“抵扣”了125萬元。變成本為利潤的“巧演算法”,緩解轉制院所人才引進的成本壓力。

既要有領軍者,又要有滿天星。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周波説,下一步上海將加快建設科創中心構架體系,進一步增強科創中心核心功能;全力落實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使各類資源更好地向創新集聚、在創新上發力。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上海正努力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的重大突破。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