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網際網路匿名檢測11.4%為陽性

根據市疾控中心統計數據,今年1月到10月,本市共發放1869隻尿液採樣包,回收774份尿液樣本,檢出87份HIV抗體陽性者,篩查陽性率為11.4%,遠遠高於常規檢測的陽性率水準。

今天是世界艾滋病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疾控中心獲悉,今年1月到10月,本市通過“網際網路+艾滋病多元化檢測”發放了1869隻尿液採樣包,回收774份樣本,檢出87份HIV抗體陽性者,篩查陽性率為11.4%,遠高於常規檢測的陽性率水準。

774份尿液樣本檢出87份HIV抗體陽性者

從2015年開始,本市在全國率先利用“網際網路+艾滋病多元化檢測”模式,在男男同性性行為人群中開展試點並推廣。北京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所長盧紅艷介紹,“發放途徑包括民間草根組織發放給男男性行為群體,同時帶給性伴進行檢測;擺放在藥店自行去拿,避免與相關組織見面;在性病門診由醫生發放,並動員性伴檢測;放置在某些設備機器中,需要的人自取等。”

根據市疾控中心統計數據,2017年1月到10月,本市共發放1869隻尿液採樣包,回收774份尿液樣本,檢出87份HIV抗體陽性者,篩查陽性率為11.4%,遠遠高於常規檢測的陽性率水準。“以往比較多的是通過醫療機構的檢驗檢查發現感染者,發現概率比較低。去年我們曾經發動8萬多名男男性行為者面對面檢測,檢出率也僅為2%-3%,”盧紅艷説,“而網際網路+檢測均是匿名進行,全程不露面、不報名,很好地保護了檢測者的隱私。這種去敏感化的方式更容易被檢測者接受,也幫我們發現了平時沒有接觸到的感染者。”

為有效控制艾滋病在青年群體中傳播的勢頭,本市還將“網際網路+艾滋病尿液匿名檢測”模式帶進高校校園。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市在海澱區、朝陽區、房山區開展了專項試點工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0余所高校參加了此項目。

艾滋患者入組治療從100天縮至10.3天

市疾控中心相關人員介紹,為最大限度發現感染者,本市艾滋病防治堅持源頭治理,採取多種檢測模式。目前本市已建立246家艾滋病篩查實驗室,11家艾滋病確證實驗室,329個檢測點,99.4%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具備開展艾滋病、梅毒抗體快速檢測能力。

此外,今年本市全面推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療轉診綠色通道”工作,簡化了艾滋病病患入組治療流程,病人發現到治療的時間從2011年的100天縮短到10.3天,新報告病患的抗病毒治療覆蓋率較2016年同期提高了24個百分點。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過去艾滋病患者入組治療流程包括三個環節:綜合醫院發現感染者後,將疫情報給疾控中心,由疾控中心進行隨訪和流行病調查、治療轉診等;疾控中心再轉到定點醫院進行治療;其間還需要對患者資料進行審核等。“早在2011年前,流程長達一個月到三個月。我們發現這期間容易‘丟失’患者,患者的治療意向也會隨之弱化。”盧紅艷説,因此從2015年開始,本市從朝陽區試點簡化流程,逐步擴展到三個區,今年在全市範圍推廣簡化流程,減少患者等待時間,10天左右就可進入治療環節。

故事

一家四名感染者從未提過“艾滋”二字

隱匿,依然是不少艾滋感染者的原則之一。在檢測途徑上,“匿名檢測”更容易被接受,在日常交流中,他們也不願直接提及“艾滋”一詞。

22歲的冉冉有個秘密。一次緊急輸血導致母親感染、在未發現的情況下進行母乳餵養,一家六口人中,4個人都不幸成為艾滋感染者。“鈣片”、“按時吃藥”、“最近身體怎麼樣”……組成了日常關心的全部。儘管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並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他們生活的點滴,但是,“艾滋”兩個字從來沒有出現在這家人的交流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