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帶動,群眾幹事積極性高

能人回鄉創業,不但讓貧困群眾參與其中,還將很多的種養技術傳授給了群眾。有了村委的“主心骨”幫助,有能人助力,群眾脫貧致富有底氣。

近兩年時間,石塘村先後引入總額超過億元農業項目資金,發展了3000畝高産軟質油茶、600畝大果枇杷、50畝水生植物“花海項目”、100畝洋姑娘果,爭取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閒旅遊一體的綜合生態旅遊項目,群眾每年土地流轉收益40余萬元,300余戶受益,項目開發期間解決近百人次的就近就業問題。

如今,該村發展了以養蛇為代表的養殖業,今年全村共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發展50戶養蛇,規模達到10萬條,預計年底收益3000多萬元;全村10戶籌集資金養牛上百頭,9戶發展生態養豬,年出欄2000頭,村民收益進一步提高;打造石塘村電商平臺,從小到大,在解決群眾的農産品銷售方面産生了很大影響;引入項目投資8.5億元,發展3000畝光伏發電項目,計劃年內開工。先後培育四個專業合作社、一個家庭農場、兩家公司,經濟發展水準和效益日益凸顯。

“山地流轉出去,反而我輕鬆了很多。”村裏貧困戶鄒結連説,她因早年喪夫,自己帶著一個孩子生活,雖然孩子已經19歲,可是得了先天性疾病,一齣外打工就經常發病,使得她的家庭雪上加霜。自從村裏發展油茶和水生植物項目,她把20多畝山地租給油茶基地,每年得到2000多元的收入;每天在水生植物基地做工,每天收入80元,再加上低保等政策性收入,她的年每人平均穩定收入超過一萬元,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

把産業發展作為貧困戶增收的根本之舉。近年來,我區編制了縣級産業精準扶貧規劃,每個貧困縣確定5個以內主導産業、每個貧困村選擇3個以內主導産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組建專業合作社,集中力量,帶動産業做大規模,覆蓋至少60%以上的貧困人口。實施了廣西“十百千”産業化扶貧示範工程,覆蓋40個貧困縣,帶動2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扶貧,出臺專門支援政策,安排獎勵資金,加大貧困村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新建立農家樂近4000個,鄉村旅遊點1100多個,休閒農業園630多個,産業年總收入168億多元。

整村推進,集體經濟脫空變實

石塘村全村有山地1萬多畝,耕地和水田2000多畝,村委緊密結合村情民意,通盤考慮本村土地資源,盤活土地經濟,引入公司發展3000畝油茶旅遊産業和2500畝光伏發電項目,兩個項目總投資超過10億元,解決了村民就業,壯大了全村經濟發展。在項目租地時,動員黨員首先帶頭包租土地;在項目開時,黨員帶隊到工地幹活,促進了項目的順利實施。到了今年,該村養殖收入超2000萬,種植收入60多萬,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過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産增加100多萬元。

石塘村的巨變,得益於探索了較好的産業扶貧模式,當地黨委和政府在幫扶過程中立足村情實際,注重創新實踐,找準了脫貧攻堅的突破口,大力推行新型經濟合作組織,實行集體經濟規模化發展,實現全村“一盤棋”。

據了解,去年以來,我區出臺《關於加快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推廣10種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加大財政、金融、保險、稅費、電商等方面支援力度,比如每個貧困村落實50萬元以上發展資金;推動全區5000個貧困村每個村成立1個村民合作社,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平臺和責任主體,已有1754個貧困村成立村民合作社;出臺《關於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增加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的指導意見》,在全區具備條件的貧困村建設300-500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這些舉措有力地促進了我區貧困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