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故事帶動講道理

讓群眾聽得懂能領會

11月9日中午2點,帶著自己宣講的標配:一個筆電、一支筆、一個水杯,老馬來到觀音橋街道桃源社區,打算和社區群眾嘮嘮嗑,講講十九大有關“健康中國戰略”的內容。

“老馬,你又來了。今天給大家講點十九大的什麼內容啊?”剛進社區,老馬就遇到了自己的老熟人,81歲的退休教師劉炳連和他的老伴兒、79歲的黃鑄文。“劉老師、黃老師,你們的精神狀態看著真好,好多年輕人都比不上。”老馬笑著與兩位老人寒暄:“你們曉得不,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進一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將健康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可為我們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健康福音呢。”老馬洪亮清脆的聲音立馬吸引了附近散步的群眾,大家圍成一個圈,靜靜地聽老馬講。

“黨的政策好啊,讓我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品質,不活到100歲都對不起這麼好的政策。”聽完老馬的宣講,黃鑄文一番肺腑之言引得大家連連點頭。群眾在發表意見的時候,老馬也總是仔細聆聽,不時記錄。“我要記下群眾最關心的內容。”老馬説,向群眾宣講的同時也要向群眾學習,學習他們的語言和思維方法。只有用群眾願意接受的方式和語言,才能將十九大精神更好地宣傳出去。

如何將十九大精神運用到群眾工作中?老馬給記者舉了個例子。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老馬工作室來了一男一女。女的一説話就帶了哭腔:“老馬,我和他是沒法過了。”原來,兩人從農村進城奮鬥打拼多年,現在生活富裕了,但矛盾也多了起來。二人已兩次離婚,雖然現在同居在一起,但誰也不敢再談復婚。

老馬一邊安撫女方情緒一邊分析道:“為什麼窮的時候沒有什麼矛盾,富了反而矛盾多。原因在於物質條件不斷提高的同時,你們的文化素質卻沒有提高。女方猜疑急躁,男方粗魯散漫,觀念分歧一多,就過不下去了”。老馬説,十九大報告提出,要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現在你們需要補一補素養低、觀念舊、文化差、精神貧窮的短板,讓物質、精神、文化全面發展起來。

最後,二人帶著沉思離開,與來時相互指責的樣子截然不同。

談起未來如何宣講十九大精神,老馬説他已有了初步的打算。“最關鍵的一點是,通過講貼近群眾生活的故事將十九大精神潛移默化地傳達給群眾。”老馬説,自己將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結合工作學十九大精神,在為群眾解決問題中宣傳十九大精神,用自己滿腔熱情的服務增加群眾的獲得感。

老馬心得體會摘登

我從事基層宣傳的工作近三十年,既向領導幹部做宣傳,更多的是向社區群眾、工人農民做宣傳,哪些方法宣傳效果好、哪些不好,慢慢就有數了,之後,我就形成了基層宣傳工作風格:講道理,先從講故事開始。

——摘自馬善祥文章《基層宣講要講好內容、更要講好故事》

幹部在服務群眾上經常要做出良心判斷。自己做得怎麼樣、付出怎麼樣,為群眾服務有沒有真情,為群眾解決困難有沒有全力以赴,只有困難群眾生活過得去,只有廣大群眾心情過得去,我們群眾工作者在良心上才過得去。

——摘自馬善祥文章《新時代基層群眾工作的新思考》

我目不轉睛看著電視畫面,從椅子上站起來,莊嚴聆聽習總書記的領誓,眼眶濕潤了。我是比較容易感動的人,經常被各種高尚的事跡感染,聽誓詞,首先就是感動,感動於人民的領袖是一位高尚的人,他能夠帶領我們黨帶領人民變得高尚。

——摘自馬善祥文章《感動、敬仰、看齊 聆聽習總書記領誓“入黨誓詞”有感》

個人的生活會逐漸固化為一種生活方式,就是相對穩定的生活狀態,從習慣、愛好、情趣,到思維、選擇、追求,一經形成就不容易改變。不同的愛好支配著不同行動,不同想法支配著不同選擇,不同的價值支配著不同的人生。人的生活方式,在人的整個發展中起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很多不同的結果和不同的人生,都與不同的生活方式緊密相關。

——摘自馬善祥文章《新時代幹事業要有全新的生活方式》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