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局長嚴慶介紹,據不完全統計,中科院推薦的9個示範基地建設單位已累計發起和管理基金逾20支,基金總規模超過50億元。

創新創業是一所沒有圍墻、沒有邊界的“大學”,“雙創”工作者不斷擴大輻射範圍,傳遞更多創業創新的基因密碼。蓬勃發展的新經濟越來越展現“魔力”。

中國國家資訊中心發佈的報告指出,到2017年7月,中國共用單車累計投放量約1600萬輛,帶動10萬人就業。平均每輛共用單車的騎行頻次超過3次,達到3.125次。

科技創新從未像今天這樣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

一項針對20國青年的調查顯示,高鐵、網購、支付寶、共用單車,成為這些在華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這些閃亮的“中國名片”,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

“中流擊水,奮楫者進。”不久前,《金磚國家綜合創新競爭力發展報告(2017)》黃皮書在京發佈。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國家對世界科技創新的貢獻率逐漸提高,已經成為所在地區的標桿和“領頭羊”。

“正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創新氣質和潛能,使得中國的科技創新奇跡寫在世界各地。”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主任趙新力説。

驅動發展:改革書寫歷史答卷

“機者如神,易遇難失。”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向未來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唯有敢於創新的國度,才是充滿希望的熱土——

從上海張江到深圳南山,從武漢光谷到成都天府……創新之花開遍神州大地,這些創新正在塑造著面向未來的新型經濟,助推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實現彎道超車。

唯有勇於追夢的民族,才能創造光明的未來——

激勵自主創新、突出價值導向,國家科技獎勵制度邁入“深改時間”;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戰略主動,出臺國家級人工智慧規劃;破擊難點堵點,改革新突破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東中西部協同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科技創新總體格局……

尋找中國發展的創新動力,“改革引擎”強勁發力。

“必須解好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方程。”科技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三部曲”,再到構建國家技術轉移體系,創新不斷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增加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到為科研人員鬆綁減負,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穩,科技體制改革譜寫出“多重奏”“交響樂”,改革釋放出的新動能和新活力不斷迸發涌流。

世界向東看,日益成為世界目光的一個習慣性視角。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將會越走越寬。(參與記者:周琳、蕭海川)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