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産在莆田,是木雕、莆仙戲、仙作和錯金銀等諸多傳統技藝,但也更是被市民圍得水泄不通的一場演出,帶動10萬人就業和近60億元年産值的一門手藝,以及一個不忘初心的六代傳承。

具體而言,莆田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1個,國家級項目10個,省級項目43個;9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55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非遺生産遺産行保護研究基地2個,並設立了福建省唯一一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這座被譽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城市,究竟有著怎樣的非遺傳承密碼?

鄭春暉創作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

  鄭春暉創作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

密碼一:接續傳統

在莆田,諸多非遺項目均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

以最為著名的莆田木雕為例,其發端為寺廟古建雕飾和佛教、媽祖造像,早在北宋時期就開始盛行,現存于莆田市博物館的兩尊宋代媽祖神像就出於仙遊藝人之手,雕刻手法洗練,風格古樸。千年以來,莆田木雕工藝自成流派,其“修光”技藝堪稱一絕:修面栩栩如生,磨光亦可鑒人。

莆仙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它同樣起源於唐宋年間,並大盛于明清,是現存的中國最古老而又獨特的地方劇種之一,素有“宋元南戲活化石”“南戲遺響”之美譽。老舍先生曾以“可愛莆仙戲,風流世代傳。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的詩句盛讚莆仙戲。 

而錯金銀工藝的歷史則更有悠久,早在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上就出現了這一技藝的裝飾圖案,並在春秋中晚期開始興盛起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清末社會動蕩,錯金銀工藝從皇宮流出,一度消聲匿跡,失傳了近半個世紀。如今錯金銀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國王的先祖張阿罕在香港有幸傳此技藝,並使這個在清道光之後就極為罕見、幾近絕跡的錯金銀工藝得以保留及傳承。 

莆田仙遊古典傢具製作技藝也早在唐宋時期就已相當發達,到了明代,“仙作”古典工藝傢具已經具備了造型簡潔、明快清新的整體藝術風格。到了清代則進入結構考究、裝飾華美、繁複厚重的輝煌時期。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