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查看噴絲板漏膠情況。中工網記者 劉英傑 攝

正在進行挂絲的張國華。中工網記者 劉英傑 攝

他是妻子的“倔丈夫” 父母的“好兒子”

長年累月的陰冷潮濕,讓張國華落下了痛風的毛病。一天晚上,他痛風發作,膝蓋腫了起來,可他仍堅持要去單位值夜班。妻子鄭素皎説:“國華呀國華,你看看你,廠裏多次安排你去療休養你都不去。今天你就請一天假吧,大家會理解你的。”“夜班生産要特別當心,我又不是不能走了。我這個病你又不是不知道,就算在家歇著不還是個疼,還不如到班上去幹活,一忙起來什麼都忘了。”張國華態度堅決,妻子沒有再加以阻攔。張國華出了門,鄭素皎就在後面悄悄跟著,走到小區門口,她的腳步停了下來。張國華一瘸一拐地走著每一步,每一步痛在張國華身上,卻疼在妻子心裏。這是一條常人只需10分鐘走完的路,那天晚上,張國華走了30分鐘,妻子就在後面跟著、看著,哭了30分鐘。

妻子面前的張國華,執著又倔強。強忍病痛的背影,留下了一生的責任與堅守。

2014年8月,原絲廠開始首次設備大修。最重要的“管道燒卻”任務落在了張國華的肩上,可能夠輔助張國華的幫手,卻只是14個沒有經驗、平均年齡只有22歲的“孩子兵”。而就在這一關鍵的節點上,張國華76歲的老母親病情加重住進了醫院。家中能夠照顧母親的人只有父親一人,父親又留有偏癱後遺症。廠領導得知此情況,與張國華一同前往醫院看望,領導建議他留下來照顧病重的母親。張國華的母親是一名有著6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她對廠領導説:“我這裡沒事兒,讓國華回去上班吧,班上忙,他留在醫院也不會安心的。”照顧母親還是參與設備檢修?張國華陷入了兩難,最終,他選擇了後者。5天后,檢修任務順利完成,張國華趕回醫院。一瘸一拐的父親正在給飽受病痛折磨,僅剩幾十斤重的母親擦拭嘴角,推開房門的剎那,眼前的這一幕像針扎一般刺痛著張國華的心。他走過去跪在母親面前,淚如泉涌。母親滿是針孔的手撫摸著張國華手臂上因工作留下的傷疤和老繭,什麼也沒有説。

談到這裡,張國華的眼眶濕潤了。

父母面前的張國華,有著作為兒子的孝順,也有著成就匠人的擔當。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