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攻堅造林”來命名這項艱巨的工程,可謂塞罕壩的“專利”,同樣“改培”的提法做法也來自塞罕壩人的創新。

近幾年,塞罕壩一直在紮實推進 “天然林近自然改培工程”。劉國權自豪地對記者説:“‘改培’這個詞在林學的教科書中是找不到的!”

過去對天然林改造通常採取“皆伐”之後再重新造林。“所謂皆伐就是全伐,給林子‘剃光禿’。”他解釋説。塞罕壩人的改培則是採用“擇伐”,將天然林中白樺樹的優良單株留下,其他選擇性伐掉,然後在保留的白樺樹下植上樟子松、雲杉。

“伐樹是有收益的,改‘皆伐’為‘擇伐’,這部分收入自然就減少了。”但塞罕壩人將眼光盯向了20年之後甚至更遠——到那時,改培的天然林將形成針闊混交、復層異齡的生態系統。

“這樣的攻堅和創新可不是偶然的。”在劉國權看來,這背後的驅動力正是塞罕壩人樹“生命共同體”的生態觀。

從取到予的轉變

日前,在承德市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承德)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上,一款罐裝650毫升、將7升空氣壓縮其中的“塞罕壩牌”森林空氣吸引了海內外客商的關注。

據檢測,塞罕壩的森林空氣裏富含原生態負氧離子,每立方釐米含量高達8.46萬個,平均含量是城市市區的8~10倍。

一罐 “塞罕壩牌”的森林空氣僅能壓縮7升,價格還不便宜。於是每年夏季,大量遊客索性涌入塞罕壩,“洗肺”同時也享受壩上夏日的清涼。

近年來,塞罕壩每年吸引遊客50多萬人次,門票收入可達4000多萬元。於是一度佔全部收入90%以上的木材産業比重降到50%左右,塞罕壩的森林旅遊、綠化苗木等綠色經濟收入佔了半壁江山。

有人算了一筆賬:建場55年來,國家投入和林場自籌資金累計約10.2億元。但據估算,目前塞罕壩資源總價值已達202億元,投入産出比高達1比19.8。

近年來,綠水青山靠著強大的發展後勁,正逐漸釋放其“金山銀山”的效應。而塞罕壩所在的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個國家級貧困縣給自己選擇的脫貧路徑正是綠色和生態。

塞罕壩這個綠色發展引擎産生的動能有多強?看看旅遊公路兩側農家樂“你追我趕”的發展步伐就知道。

看著左鄰右舍正在翻新修繕的農家院,圍場哈裏哈鄉哈裏哈村“萬紅農家樂”的男主人不無壓力地告訴記者,2014年新建的小院,由於房間沒有獨立衛生間,3年之後就落後了。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