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松枝花土。”看到記者對商品感興趣,塞罕壩熱情的超市小老闆趕忙招攬生意,“這可是城市養花人的最愛啊!”
在塞罕壩,松樹的松針經年累月落下,形成了一層厚厚的腐殖土,這在百萬畝林海中隨處可見。精明的商販收來裝在白色口袋中,整齊地擺上了超市的貨架。
記者拿起一袋放在電子秤上一稱:9斤3兩。而這袋養花“神器”的售價是15元。
苗木、松塔、野花、山野菜……在塞罕壩,如今百萬畝林海的産出似乎都有人願意為之埋單。塞罕壩機械林場形成的這股“綠色衝擊波”正從這個不到我國國土面積萬分之一的地方擴散開來——
在河北承德市,塞罕壩牌“森林空氣”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依託我國北方最大綠化苗木基地,臨近機械林場的河北、內蒙古農民“貼牌”塞罕壩取得了市場好收益;源自塞罕壩的伊遜山泉在北京市場,一噸的價格甚至超過一噸粗鋼……
“塞罕壩效應”所到之處,不僅綠了生態、鼓了錢袋,還“刷新”著人們的觀念。
捨近求遠的追求
每年防火季節,開車進入塞罕壩的遊客都會被這樣的情景打動:沿途遇到的幾乎每位林場人,都會把一面寫有“防火”兩個大字的旗幟高高舉過頭頂,向遊客致意。
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副場長陳智卿看來:“這是塞罕壩人的提醒,更是塞罕壩人的拜託!”
在塞罕壩機械林場以北紅松洼的原野上,一棵20多米高的落葉松筆直挺立,這是塞罕壩人盡皆知的“一棵松”——它不僅標誌著當地生態修復的起點,也記錄下了人與自然“交惡”的苦果。
由於歷史上連年火災、亂砍濫伐,曾有著千里松林的美麗高嶺塞罕壩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已是一片荒原,以至於1961年11月,原林業部國營林場管理局副局長劉琨,率隊為我國北方第一個機械林場選址時,策馬行走多時,才覓得這一棵孤獨的落葉松。
而今,塞罕壩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成為我國北方最綠的地方之一。
“都説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塞罕壩機械林場公安分局政委劉國權告訴記者,如今的塞罕壩人依舊沒有安心乘涼,仍然栽樹不止。
塞罕壩人早就有綠化石質山地和荒丘沙地的想法,但資金解決不了,只得暫時擱置。
2011年,木材價格、苗木價格、甚至松塔價格都大幅上漲。在黨委分工中分管造林的劉國權回憶説,兜裏一有錢,塞罕壩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自籌資金造林。
他們當年就迫不及待地在3個地塊搞起了試驗,2012年則在整個機械林場全面推開。“當時一畝地要投入1200元,林場就要自籌900元。”劉國權核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