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層板林場場長于士濤被譽為林場的第三代務林人代表,他大學畢業後來到塞罕壩,受其影響,女友也從都市來到這裡。圖為他在育苗基地,正查看幼苗長勢。 陳林攝

第三代新創業者

從2012年起,林場開始在土壤貧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質陽坡大面積攻堅造林。在育苗基地,千層板林場場長于士濤用手輕撫著幼苗,查看長勢。他説,攻堅造林的樹苗都從這裡孕育。

被譽為第三代務林人代表的于士濤坦言,“2005年剛來時就想走”:晚上外邊刮著風,屋裏一桌一床,“心裏那種淒涼勁兒吧,很難以言表。”

老一輩創業者的故事讓他留了下來。愛上這裡,卻是看到種的樹一點點長起來。

受于士濤影響,女友也從都市來到這裡。孩子能記事時,他第一次帶著去看了那些樹。

于士濤笑著比劃説,“(樹)都超過我的個頭啦”,感覺和看自家小孩一樣,“有一種特別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説到孩子,他瞬間眼圈發紅。防火緊要期長時間沒回家,孩子以為陌生人,直接往外推。

環境變好後,遊客也如約而至。從小在當地長大的劉美,常和參觀者分享此間變化。

2013年,她到林場旅行社工作。此前,父親也從幹了幾十年的伐木裝車工作轉為旅遊。

塞罕壩機械林場黨委書記、場長劉海瑩説,目前,百萬畝林海已發揮出巨大的生態效益,有效地阻擋了風沙南侵,每年可為灤河、遼河涵養水源、凈化水質1.37億立方米,還改善了區域小氣候。

近年林場不斷加快産業結構調整,實施了森林旅遊、綠化苗木和引進風電項目等優勢産業,曾是支柱産業的木材産業,比例逐年大幅下降。

林場還啟動實施了全國首例國有林場森林管理碳匯項目。劉海瑩説,可以預見,未來的塞罕壩還將是一座“綠色銀行”。(完)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