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保護是一個長期任務,要久久為功。55年前,來自全國18個省市,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創業大軍集結河北省最北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的塞罕壩機械林場。他們一茬接著一茬幹,在沙地裏播種、在石頭縫兒裏栽綠,像釘釘子一樣,“釘”出百萬畝林海,用汗水、用青春、甚至用生命在荒僻的高原上寫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7月底8月初,是塞罕壩最美的季節,就在人們賞花觀景的時候,年輕的塞罕壩人已經開始用“繡花功夫”為明年的攻堅造林做準備了。
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千層板林場場長于士濤:“今天來這就是為了打響明年攻堅造林的第一槍。為什麼明年的骨頭今天要啃呢,因為塞罕壩氣候比較惡劣嘛,每年的最佳造林時節只有一個月,如果明年現整現造的話就會錯過工期。”
還差10幾萬畝,塞罕壩林場的森林覆蓋率就達到86%的飽和值,但這10幾萬畝地塊全都分佈在土壤少、坡度陡、存水難的石質陽坡上,生態最脆弱。
塞罕壩機械林場員工 第三代務林人王崇:“我的祖輩和父輩們把這片‘陣地’給打下來,‘攻炮樓’我們必須上。”
王崇是一個地道的“林三代”,她記得第一次看到外公流眼淚,是2014年林場被評為“時代楷模”的時候。
塞罕壩機械林場職工 第三代務林人王崇:“當時我們全家人一起在家看報告會,姥爺看到最後,説出兩個詞不誇張,值得,我也是從那個時候起才知道第一代務林人造林的時候到底有多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