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品質以解決電商痛點

作為從事藝術品經營的國家隊和龍頭企業,榮寶齋于2014年年底推出了電商平臺。“我們的定位非常明確,目前核心是兩部分,一個是基於天貓和京東的旗艦店,賣文房四寶、木版浮水印。另一個就是榮寶齋自己的平臺——榮寶齋線上,主要經營書畫原作。”榮寶齋線上CEO李春林説,書畫原作業務之所以依靠榮寶齋自己的平臺進行,在於對誠信和品質的堅守,這樣就解決了藝術電商行業書畫原作難以保真保質的痛點。

“榮寶齋線上平臺會員目前已超過10萬人,我們把傳統藝術品與網際網路進行了嫁接,今年我們的銷售額預計達5000萬元。”李春林説,取得這樣的增長,是各方因素綜合的結果,線上線下的互動、移動網際網路及微信的傳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線上線下的互動推廣,李春林認為微信是藝術電商的一個重要的催化劑,通過朋友圈的橫向傳播,眾多買家賣家自身的社交圈資源被激活,逐步形成一個個“藝術行業生態社群”,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藝術消費市場的發展。

網路文藝創作要適應新媒介環境

作者:孫佳山(中國藝術研究院當代文藝批評中心主任)

韓業庭、陳童(整理)

當前網路文藝正在日益主流化,甚至在深刻地影響著影視等傳統媒介的文藝形態的基礎認知和觀念。應借鑒新的技術與創作模式,使文藝創作與現實生活、大眾情感、時代脈搏更為貼近。要以網路文藝的方式,既講述我國的傳統文化並納入自身的文化産業格局之中,也講述深植于普通中國人日常生活經驗的中國故事,呈現經濟高速增長、社會劇烈轉型進程中的中國經驗,尤其是要把傳統經驗經過網際網路改造後轉化為90後、00後能夠接受的網路文藝形態。

此外,中國電視劇投資成本高,原創能力匱乏,而網路文藝則因為“體量輕、好掉頭”在表達新內容上有優勢。然而,近十年普通中國人的情感和經驗還遠沒有得到充分的影像書寫,尤其是三四線中小城市,縣級市及廣大農村的低學歷、低收入、低年齡的消費群體的文化娛樂需求,遠遠沒有得到有效滿足。傳統媒介形態下的文藝作品大多只能滿足一二線城市和東部地區的有限人群的情感和經驗,與三四線中小城市,縣級市及廣大農村地區的消費群體的情感和經驗有相當大的不同,這些過去沒有進入主流視野的中國故事都可以率先在網路文藝中予以大膽嘗試。

理性看待網際網路對創作的影響

作者:劉暢(網路劇《最好的我們》導演)

李蕾、陳童(整理)

隨著“網際網路+”思維深入人心,文學藝術的創作模式和表現形態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傳統文藝創作或許面臨一個發展轉折。過去不管是創作者還是觀眾都習慣於一些固定的語境和套路,缺乏突破的動力。而如今網際網路平臺的高開放度,為傳統文藝創作者之外更多的年輕從業者和跨界新人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雖然欠缺經驗和章法,但這也恰恰使得他們免受程式化的束縛,任藝術想像天馬行空、恣意飛揚,創作出令人耳目一新之作。不僅如此,以往文藝創作是以創作者為核心的單向傳播,也就是“我創作什麼你欣賞什麼”。相較之下,網際網路注重接受者的需求,使文藝創作者與用戶之間形成一種平等交流的關係。傳播方式的改變和用戶思維的介入,讓生産逐漸從大眾化走向分眾化,無論是硬體上還是軟體上,都為文藝創作題材類型百花齊放打下了堅實基礎。

非現實題材創作剛著手時看似輕巧,可能不需要花資金和精力深入體驗生活,但若想要創作出精品,難度卻比現實題材更大。因為它沒有現實或歷史可以憑依,一切全靠想像,稍有不慎就會淪為“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基於這種認識,我更偏好現實題材。故事有根據,我會更踏實。知道每個人物的生活狀態、教育背景,我拍起來更有底氣。事實也證明,近兩年業界口碑、市場表現、社會影響力俱佳的作品往往是現實題材,比如電視劇《雞毛飛上天》《中國式關係》《小爸爸》,電影《百鳥朝鳳》等。

新技術並未改變文學的內核

作者:管平潮(網路作家、浙江省網路作家協會副主席)

光明日報記者饒翔(整理)

載體的變化,會帶來方方面面的變化。對網路文學而言,以網路作為發佈和閱讀載體,對閱讀場景和寫作場景,都帶來深刻的變化。

以當前最流行的智慧手機移動閱讀為例,閱讀場景不再是泡一杯茶,在僻靜書房或圖書館正襟危坐地專注閱讀,而變成了隨時隨地掏出手機就看。

閱讀場景發生了變化,寫作場景也就隨之變化。比如,我在創作時,便注重遵循以下規則:一,分段分節要短,從而讓作品在手機螢幕顯示時顯得條理清楚,便於讀者獲得清爽的閱讀體驗;二,每一章2000字左右,這是手機閱讀者能接受的最佳章節長度;三,即使如此短的2000字章節中,每一章的故事劇情都要有進展、有懸念。

網際網路時代,也給我們作家傳統的“采風”,帶來了新的形式和變化。比如我主打寫仙俠小説,我想體驗的是“禦劍飛行”,是“躍馬千山”,是“雲飛劍舞”,是“瞬息千里”。這是個網際網路時代,那些精品的網路遊戲,能給我帶來人世間很難實現的仙幻場景和玄奇體驗。我認為,這也是一種采風,是在新技術新媒介出現後,把古人只能幻想的仙境,用網際網路技術實現出來。等到了將來虛擬現實技術達到一定高度,這種逼近真實的虛擬采風,更加“不得了”。

當然,“太陽底下無新事”。新技術的出現,只是改變了文學的載體、外殼以及部分內容。但作為文學的內核,如精彩的劇情、鮮明的人物、恢宏的想像、深刻的反思、有效的勸世警俗,以及優美流暢的文筆,這些要求,其實並未改變。

雖然我的表現形式是網路玄幻小説,但骨子裏的東西,還是繼承了傳統。所以,所有因新技術而帶來的改變,更像是戰術上的;而立足時代、放眼古今、與時俱進、去粗存精,才是永恒的文學之道。

現在人工智慧技術已成熱潮,谷歌出品的人工智慧阿爾法狗,甚至戰勝了世界頂尖棋手。但我在此作一個大膽預測,無論人工智慧多麼發達,在更注重人文精神和人性洞察的文藝創作領域,它的作品水準一定有一個極限,有光憑技術難以突破的天花板。

河南溫縣小麥博物館用VR設備展示農耕文明

位於河南溫縣的小麥博物館,通過實物、影音、網際網路技術與現代聲光電手段等方式,全面展示了源遠流長的農耕文明和小麥文化。圖為觀眾用VR(虛擬現實)設備,感受麥收場景。 新華社發

《光明日報》( 2017年07月23日 05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