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17日電題:70年破繭蝶變 內蒙古以現代農牧業構築全國“糧倉牧場”

開欄的話:今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週年。1947年5月1日,我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的誕生,不僅開啟了北疆草原發展的新紀元,而且開闢了中國特色處理民族關係、促進民族發展的新道路。

70年篳路藍縷,內蒙古各族人民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守望相助,團結奮鬥,共同守衛祖國邊疆、共同創造美好生活,共同建設精神家園,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舉世矚目。慎終如始,回首70年光輝歷程,就是要總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成功經驗,更加珍視和維護民族團結,進一步提振精神、激發熱情,開啟建設現代化內蒙古的新征程。

即日起,新華社開設“守望相助七十載·壯美亮麗內蒙古”欄目,推出來自基層一線的報道,集中展示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年來的滄桑巨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顯著成就。

新華社記者彭源、董璐

30多年前的內蒙古,糧食畝産量全國倒數第一,而在自治區成立之初,第一産業增加值僅4.12億元。多年以來,內蒙古農牧業在做大總量的同時,品質效益穩步提高。目前,牛奶、羊絨、羊肉産量均居全國首位,一批綠色品牌得到消費者認可,構築起帶動地區經濟發展、輻射全國各地市場、促進居民增收致富的“糧倉牧場”。

糧食産量70年增15倍

7月中旬,玉米進入拔節期,在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42萬畝科技高産生態節水淺埋滴灌項目區中,綠油油的玉米稈正鉚足勁向上生長,仿佛在呼喚著豐收的到來。

作為全國聞名的産糧大縣,如何平衡好增加産量和節水灌溉的關係,是過去一段時間始終困擾當地經濟發展的首要問題。種植大戶房殿軍説:“我們這缺水,大水漫灌太浪費了,從前1畝玉米地耗水300立方米,根本不可持續,用了節水技術後,水量減了近一半,産量節節攀升。”

在發展大田作物現代化種植的同時,內蒙古各地也在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農業發展方式。巴彥淖爾市五原縣位於河套平原腹地,素有“塞上米糧倉”之稱,近年來五原縣以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園為試點,將傳統農業與生態、光伏、旅遊相結合,建設成了集日光溫室、新農村建設示範區、物流加工園、河套農耕文化博覽園等於一體的“農業大拼盤”。目前已吸引12家涉農企業、合作社參與其中,輻射全縣7.6萬畝設施農業基地建設,直接帶動萬名農民從事設施農業生産。

五原縣隆興昌鎮農民張永剛靠溫室大棚走上了“致富路”,他種植的黃柿子、吊瓜等果蔬因品質優良而廣受好評,去年每座大棚都能給家裏帶來三四萬元的收入。看著日益緊俏的市場,張永剛説:“今年收入估計能夠翻番,下一步我想成立合作社領著大夥一起幹!”

內蒙古農牧業廳廳長郭健表示,去年內蒙古糧食生産實現“十三連豐”,糧食産量達到556.04億斤,是自治區成立時的15倍,農業經濟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