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集團以合作共贏譜寫香港繁榮穩定的美好篇章
——在香港投資、經營和發展紀實
中信集團董事長 常振明
香港是國際知名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長期發揮著溝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而在鄧小平先生親自倡導和支援下、由榮毅仁先生創辦于1979年10月的中信集團,既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産物,也是中國改革試點和對外開放窗口之一。因此,中信集團與香港存在著天然的必然聯繫。中信集團成立伊始,就把香港作為投資經營、拓展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基地。自1980年5月成立中信香港公司以來,借助香港良好的市場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雄厚的資金資本和人才等資源,中信集團在港業務迅速發展,投資經營涉及金融、貿易、航空、基礎設施、電訊、地産、服務業等多個領域,在依託香港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助力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為促進香港平穩回歸和保持繁榮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目前,中信集團在港註冊企業433家,在港業務總資産近5000億港幣,是香港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一、積極佈局,維護穩定,支援和服務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資本市場發達,資金融通便利,金融國際化程度高,監管政策體系完善。中信集團高度重視香港金融業務發展機遇,積極在香港佈局金融業務;在歷次金融危機中,勇於擔當,妥善處理遇到的金融風險,有力維護了香港金融市場穩定。
(一)創造“嘉華模式”,發展商業銀行業務。20世紀80年代初,香港多家銀行遭受擠兌、出現危機,這次危機規模大、歷時長,沉重打擊了香港銀行業。在此背景下,中信集團于1986年3月成功收購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香港嘉華銀行,創造了香港處理“問題銀行”樣板的“嘉華模式”。中信集團收購後的嘉華銀行短期內快速復蘇並扭虧為盈,各項業務穩步發展。在此基礎上,2001年中信嘉華銀行收購香港華人銀行,規模和業務大幅擴大;次年7月,嘉華銀行與華人銀行合併,華人銀行更名為中信嘉華銀行,繼續經營整合後的銀行業務,中信嘉華銀行更名為
金融,成為一家金融控股公司和中信集團海外金融旗艦。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對香港金融業造成不利影響,資本市場出現調整,中信集團推動中信國際金融從香港聯交所退市,向中信銀行轉讓70.32%中信國際金融股份,使旗下商業銀行業務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為中信嘉華銀行發展注入了資金和活力。2010年5月中信嘉華銀行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成為中信銀行在國際市場發展的重要平臺。
(二)佈局證券、直接投資、資産管理等業務。作為中國本土最大的券商,中信證券以香港為平臺推進國際化發展。里昂證券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歐資金融機構,主要在亞太區從事證券經紀、投資銀行及私人投資業務,2011年至2012年中信證券國際分兩次收購里昂證券全部股權,與里昂證券合作打造全球性投行和經紀戰略聯盟,開展跨境業務,從而使中信證券成為中國首家在全球主要市場擁有網路的證券公司。2012年7月,中信建投證券在香港註冊成立中信建投國際,在香港開展企業融資、資産管理、證券經紀等業務,搭建跨市場産品和服務平臺,為國內外客戶提供一系列的投資銀行産品和服務。此外,中信資本在香港重點發展直接投資業務,中信國際資産管理總部設在香港,專注于不良資産處置、自有資金股權投資和第三方基金管理業務。
2007年,中信國際電訊在港上市。
中信國際電訊雇傭本地員工
(三)助力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中信集團積極推動投資企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在借力香港資本市場的同時,也豐富了香港聯交所上市企業類型,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及國際資金進入香港。截至2017年5月底,中信集團直接或者間接投資的中信股份、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信資源、中信大錳、亞洲衛星、大昌行集團、中信國際電訊等9家企業已在港上市,在港上市公司市值近1萬億港幣,約佔香港主機板上市公司總市值的3.4%。其中,1990年中信香港集團收購了上市公司泰富發展,將其更名為中信泰富,並將大量優質資産注入,使其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紅籌公司和第一個進入香港恒指成份股的中資企業。2007年4月,中信銀行在香港聯交所和上海交易所同步成功上市,成為繼中國工商銀行之後的全球第二家“A+H”同步上市的公司。2011年中信證券成功發行H股,是中國首家“A+H”上市的投資銀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2014年7月,中信集團將中信股份注入中信泰富實現在香港聯交所整體上市,是當時中資企業最大規模的跨境並購,也是香港市場最大規模的上市公司定向配售。整體上市後,中信股份遷冊香港,體現了中信集團對香港發展的信心。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信股份總資産達72,380億港幣,當年營業收入3,808億港幣,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431億港幣,是香港恒生指數成分股最大的公司之一。
信銀國際推出香港首個跨境銀行需求指數。
(四)支援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香港是中央政府大力支援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中信集團和旗下企業配合特區政府推出多項人民幣創新業務。2005年中信嘉華銀行成為首家取得
人民幣牌照、向企業客戶及非內地居民提供人民幣服務的香港銀行。2009年中信嘉華銀行與中信銀行簽訂人民幣代理結算協議,並於次年完成香港銀行首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2010年中信銀行(國際)獲得首家香港金融機構在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存款證,並推出多項創新的人民幣産品和服務,包括首宗人民幣債券,為香港首只人民幣新股做國際配售結算安排。2014年中信銀行(國際)推出香港首個揭示內地企業與個人對於香港銀行服務需求變化的季度預測指數“信銀國際跨境銀行需求指數”,為內地及香港市場提供參考指標。2012年至2016年,中信銀行(國際)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額由1074億元上升至1519億元,平均年複合增長率9%。此外,中信證券國際在香港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日均交易量名列前三位;2015年為蒙古共和國發行了首支人民幣高收益主權債券。
(五)多次成功化解危機,全力確保香港穩定。在香港投資經營過程中,中信集團旗下一些在港企業也曾經出現問題和危機,這在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是正常和常見的現象。面對這些問題和危機,中信集團沒有回避,而是敢於直面問題、全力解決危機,切實維護香港投資者、合作夥伴和廣大員工的利益。2000年,中信嘉華銀行因經營等原因瀕臨破産,中信集團採取一系列大刀闊斧的動作解決問題,短期內實現了利潤增長並步入良性經營軌道。2008年10月,中信泰富發生澳元期貨合約危機,股價暴跌,引發香港金融市場巨大震動和社會輿論高度關注,中信集團果斷實施所有解決方案,得到香港特區政府和香港證監會、聯交所和主要債權銀行的支援,並獲得中信泰富特別股東大會通過。交易完成後,中信泰富恢復正常運作,財務狀況漸趨穩健,業務順利推進,股價迅速回升。我親身參與解決這兩次問題和危機,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大局始終是我們在港投資經營、處理問題和危機的根本出發點。
二、發揮優勢,立足長遠,服務香港産業發展
香港的繁榮穩定,離不開産業發展的支撐。作為金融服務與實業投資並舉的綜合性企業,中信集團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採用收購兼併等手段,積極參與的香港基礎設施、電訊、衛星等産業發展,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競爭力。特別是在香港回歸前,中信香港集團從英資手中先後收購了國泰航空、香港電訊等涉及國計民生的業務,為保持香港社會穩定、鼓舞人心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收購國泰航空和香港電訊股權。1987年,中信香港集團以19.36億港幣收購全英資的國泰航空12.5%股權,這一戰略收購使得國泰航空擁有了中資背景,增強了英資股東在香港繼續發展的信心,緩解了當時英資撤離香港的緊張局面。1990年,中信香港集團又與港龍航空、太古集團和國泰航空完成了複雜的所有交易,使港龍航空成為國泰航空的子公司,從而結束了兩家公司長達6年的惡性競爭,優化了香港航空業資源,提升了運營效率。同年,中信香港集團投資102億港幣從英國大東電報局收購香港電訊20%股權,進入香港電信運營領域,此項收購被英國《世界金融》雜誌評為當年“世界最佳融資項目”。
(二)開展衛星通信業務。1988年2月,為滿足亞洲地區及中國國內對衛星資源的需求,中信集團與英國大東電報局、和記黃埔在香港共同出資組建了“亞洲衛星有限公司”,這是亞洲地區第一家區域性商業衛星公司。1990年4月,亞洲一號衛星使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為中國長征系列火箭進入國際商用衛星發射市場創造了良好開端。近30年來,在中信集團的大力支援下,亞洲衛星各項業務蓬勃發展,逐步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衛星運營公司,連續多年被評為“亞洲最佳衛星運營商”。
(三)促進香港貿易中心建設。2016年,中信集團完成中信金屬和中信裕聯的股權整合,成立中信金屬集團,並將中信金屬集團的總部遷冊香港,旨在依託香港的綜合優勢,提升中信在國際礦業領域的競爭力和行業地位,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參與全球競爭。同時,這一戰略舉措也為內地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化經營發揮了良好示範帶動作用,有利於促進香港在鐵礦石、有色金屬和煤炭等礦業領域進出口貿易發展,提升行業話語權。
(四)積極拓展新興産業。為推動和鞏固香港作為亞太電訊樞紐中心的地位,提升面向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潛力,中信國際電訊把香港作為全球運營總部,公司網管中心、業務平臺、電訊樞紐均以香港為最重要的節點,建立了香港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運營香港網際網路交換中心第二站。2016年,中信國際電訊收購了位於香港葵涌的中信電訊大廈全部股權,將其打造成為香港西部規模最大的數據中心,這是公司助推香港未來發展、打造高科技數據中心産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將有力提升香港新興産業的競爭力。
三、統籌資源,輻射帶動,支援香港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具有許多獨特優勢,包括連接海陸和溝通中外的區位優勢,自由貿易、低稅率及高度市場競爭的制度和政策優勢,熟悉國際法規、制度和市場運作的人才優勢,高端服務業的專業化優勢,以及中西合璧、文脈相承的人文優勢。在“一帶一路”上,香港是重要節點,將有效輻射帶動粵港澳大灣區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信集團依託香港投身“一帶一路”建設,既是支援香港在“走出去”戰略中發揮更大作用的延續,也是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借助香港綜合服務平臺統籌“一帶一路”項目資源。香港作為發達經濟體,服務業種類多、水準高,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和中資企業提供法律、諮詢、基建工程與設計等多方面專業服務。2015年底,以中信集團為主的中信聯合體中標緬甸皎漂特區的工業園和深水港項目,這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中國企業參與的沿線沿路最大項目之一。2016年,中信集團在香港註冊了中信緬甸(香港)控股公司,旨在利用香港成熟的商業環境、便利的融資和稅收、高水準的專業配套服務,對項目進行統一投資和管理,推動項目順利實施。
(二)瞄準資金融通,推動香港“一帶一路”投融資平臺建設。中信證券國際和里昂證券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1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分支機構、覆蓋32個金融市場和交易所,研究超過1000家“一帶一路”上市公司,是目前唯一一家覆蓋印度洋一帶國家的中資券商。近3年來,中信證券以香港為平臺,累計在“一帶一路”沿線完成IPO、債券發行和跨境並購等項目50個,其中日本三菱銀行以7.82億美元收購菲律賓信安銀行20%股權的交易是菲律賓資本市場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並購交易。此外,中信集團和在港子公司共同與哈薩克主權基金設立卡森納投資基金,重點投資中亞地區非能源項目,一期規模為2億美元,目前正在募集二期基金,計劃規模為6億美元。中信里昂證券研究發行的“一帶一路”研究月刊,是目前全球資本市場唯一也是最詳細的相關領域研究産品。
大昌行在香港開展食品加工和物流業務。
(三)推動在港企業向“一帶一路”沿線拓展業務。註冊在香港的中信資源在印度尼西亞投資了Seram油田,在哈薩克投資了卡拉讚巴斯油田。大昌行2016年收購利豐亞洲,依託在港穩固的業務根基逐步向海外佈局,貿易與物流網路已覆蓋港澳臺、中國內地、新加坡、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及汶萊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中信國際電訊圍繞“一帶一路”沿線佈局,2016年以來先後收購位於“一路”區域的新加坡Acclivis(覆蓋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西亞四國)和“一帶”區域的Linx Telecom(覆蓋波羅的海、西歐、東中東歐和中亞14個國家),鞏固了香港作為中國對外投資和引進投資門戶的戰略地位。
四、保障民生,促進融合,做紮根香港社區、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中信集團始終把香港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援銘記在心,以各種方式回饋香港社會,在提供多樣民生保障的同時,創造就業機會,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為推動香港社會和諧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中信泰富投資的香港東區海底隧道
(一)保障香港民生需求。民生離不開衣食住行。作為最早進入香港生活日用品市場的中資企業之一,中信集團所屬企業積極維護香港基本生活物品供應。大昌行以香港為中心,佈局物流網路,大力發展汽車、食品及消費品貿易等民生業務。其代理的汽車品牌在香港市場的佔有率超過20%;在食品及消費品業務方面,大昌行積極拓展其業務至食品製造、分銷及零售業務,打造全面的食品供應鏈,並依託其全球採購能力,從世界各地進口優質且價錢合理的貨品,增加了香港市民産品選擇的空間,提高了人民生活水準。中信泰富參與投資運營的香港東西區海底隧道,有效縮短了香港島與九龍之間的交通時間,為香港市民出行帶來了便利。中信國際電訊為香港市民提供便捷的通訊和移動漫遊服務。愉景灣等住宅和商業物業積極滿足香港居民居住需求以及商業經營需求。
中信集團開展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計劃,加強內地與香港青年的交流。
(二)促進兩地融合交流。香港與內地在工作生活方式、文化習慣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差異,但文化因交流而多彩,人心因交流而相親。近年來,中信集團依託連接內港兩地的優勢,積極搭建兩地青年交流平臺,成為第一家承辦香港大學生暑期內地實習活動的中央金融機構,已安排近百名香港大學生到中信所屬分支機構實習,受到香港青年學生的熱烈歡迎。自2016年起,中信股份每年舉辦香港籍員工培訓班,邀請香港籍員工到內地參觀學習。組織香港大學生實習和港籍員工培訓班,幫助他們了解內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增強了他們對國家的認同,促進了兩地人文交流和文化融合。
(三)做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中信集團在港企業積極創造就業,投身教育、環保、文體事業發展和社會公益活動,推動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目前,中信集團在港企業雇傭當地員工超過一萬人;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面對外資企業紛紛裁員的情況,率先作出“不裁員、不減薪”的承諾,與香港市民共度時艱。在教育及青少年發展方面,中信泰富出資百萬元在香港嶺南大學設立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或有經濟困難的學生。中信集團在港子公司均成立義工隊,每年累計投入義工服務近萬小時。中信泰富、中信國際電訊、大昌行分別連續多年榮獲香港社會福利署、生産力促進局、社會服務聯會等多個機構頒發的“金嘉許獎”“企業公民嘉許標誌”等榮譽。
37年風雨同舟,37年休戚與共。37年來,中信集團紮根香港、融入香港、奉獻香港,與香港已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我曾經説過“香港是中信的家”。中信集團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香港的支援,香港的繁榮穩定也需要中信集團的參與。展望未來,中國經濟引擎騰飛更加強勁,“一帶一路”建設發展空間更為廣闊,香港“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地位更加突出。中信集團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結合點上積極作為,進一步加強在香港的投資經營,為增進香港人民福祉,為保持香港繁榮穩定、更好地實踐“一國兩制”偉大構想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