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盛夏,總有大批遊客前往彭水阿依河漂流休閒避暑。盧進攝

大生態區:踐行綠色發展

旅遊業、特色農業成百姓致富好路子

大都市區是經濟主戰場,大生態區則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走綠色低碳迴圈發展路子。近年來,地處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的彭水以“旅遊+”戰略為牽引,推進旅遊産業化,城旅、農旅、商旅、文旅等深度融合發展。

隨著氣溫的回升,彭水阿依河景區又將迎來新一輪的旅遊熱潮。每到盛夏,到涼爽的阿依河漂流的遊客總是絡繹不絕,甚至“一票難求”。2016年,彭水接待遊客量從4年前的554萬人次增加到1718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從16.6億元提高到74.8億元。伴隨著景區的火爆,郎溪鄉村民汪明剛也捕捉到了新的商機。

曾在北京打工17年的汪明剛,學成種植技術後,2013年回到家鄉,選擇了在阿依河景區大門旁發展水果種植産業。他從附近農戶中流轉了300畝土地,種植葡萄、草莓。經過幾年的精心經營,他的種植園遠近聞名,葡萄、草莓供不應求,每年收入60余萬元。

種植園的興旺,不僅帶動了周邊農戶用自家住房改建農家樂,還吸引了五六十個村民就近務工。記者見到63歲的廖秀珍時,她正在葡萄園中忙碌著。“沒想到我都這麼大歲數了,還有工作找到府,每個月工資還能有1000多元。”談到當下的生活,幾乎沒邁出過家門的她笑得合不攏嘴。

地處三峽黃金旅遊帶上的巫山縣,屬於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彭水一樣,立足本地實際和功能定位,該縣近年來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産業。2016年,全縣共接待遊客11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40億元。

“以前,遊覽巫峽、神女峰只能通過坐船和步道仰望。”巫山旅遊發展集團副總經理李正毅介紹,從去年起,遊客可在柳坪遊客中心乘坐電瓶車俯覽。近年來,巫山按照“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思路,著力提速神女景區建設,預計今年底神女景區南北環線將全線貫通。屆時,遊覽神女景區全線至少需要2天的時間。

時至今日,巫山旅遊産品不僅開始由以往的過境快遊,向腹地遊、深度遊轉變,還結合全域旅遊空間佈局,在旅遊道路沿線、城市近郊發展鄉村旅遊,鼓勵農戶開辦農家樂,打造特色民宿酒店,增加經營收入。

  春風一至,巫山曲尺鄉長江兩岸李花競相綻放。巫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旅遊,巫山還大力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在該縣曲尺鄉30公里江岸線旁,家家戶戶都種植了脆李和紐荷爾臍橙。村民李隆清家裏種了8畝脆李,2畝臍橙。他告訴記者,今年光是果樹這一塊的收入都能達到10多萬元。閒時他還用農用車幫人運點貨物,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大生態區重保護,但也不是完全不發展工業。”重慶市經信委園區處處長李忠雲介紹,區域要發展,還是要靠産業帶動。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和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立足“面上保護、點上開發”的思路,選擇適合當地發展的工業項目。經過3年多的優化佈局,目前,全市除渝中區外,各個區縣都建設有工業園區。只不過大生態區內工業園區在發展中,更加重視生態與工業的融合發展。

如在彭水,近年來重點推進清潔能源、特色農産品加工、生態農林資源精深加工、特色輕工四大産業集群提速發展,引進太極集團打造百億級健康食品産業園,“太極不老泉”飲用水遠銷中國香港,及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地。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