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富民,讓百姓過上更好生活”,是江蘇未來五年最核心的奮鬥指向。聚焦富民,民心所盼。4月以來,本報記者多方出擊,採擷來自富民一線的鮮活新聞,從中不僅可以管窺江蘇“聚焦富民”進程中多維度的生動探索與嘗試,更感觸到富民大背景下時代與個人生活之變。

碧湖、小橋、漁船、油菜花……漫步七縱二橫的巷道,只見巷口是亭樓拱門,沿路是青磚黛瓦,還有修建於清朝仍保存完好的李氏宗祠等古跡……春陽下,裏下河的西陳莊村靜美如畫。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個位於泰州市興泰鎮西北部的村莊已有數百年曆史,村子四面環水,形似鳳凰,素有“鳳地”之稱。往常,將村莊與外部勾連起來的僅有4座小橋。如今,舊跡與特色仍存,平整的道路通進了村裏,停車場、公共服務中心、自來水管網、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等也引入村莊,無害化改廁全面完成,2100多米河道也已清淤,並建成1200多米的生態護坡和配套綠化,新建改建48座碼頭……村莊還有了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傳統與現代在這裡和諧共融。

93歲的陳婉珍,依在大門一側,一邊擇菜一邊與老鄰居拉家常,如果不是一旁的村民主動介紹,真看不出老人家竟然已經如此高齡。見記者詢問情況,精神矍鑠的老人家操著家鄉話,開心地説:“現在的生活好啊!”

  圖片來源於網路

沿青石路行走,幾步之外,挂著“興泰鎮西陳莊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老年人助餐點”兩塊牌子的房屋內,77歲的徐巧喜和一幫老鄰居圍坐在一起打麻將。聽村裏人説,這處居家養老場所2016年投入使用,還可以“擺臺子請客吃飯”。徐巧喜20歲時嫁到村裏,老伴前兩年已過世,兒子在外面開店,目前一個人住村裏。她説,這兩年生活比較舒心,家裏7畝地租給了大戶,一年租金收入就是5600元,每月兒子也會給贍養費,還有120元的養老金,衣食無憂。

村委會主任李學軍告訴記者,全村1426人,像陳婉珍、徐巧喜這樣超過60歲的有446位,佔三成多。村裏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老人們能頤養天年,也讓這個傳統的農業村有了“彎道超越”的底氣,並生動演繹了村美民富的現實場景。

西陳莊村只有2.13平方公里,村域內幾乎沒有工業項目,耕地1936畝。8年前,村裏定下“生態先行,強村富民”的發展路子,依據當地自然、社會、經濟、資源等條件,尊重鄉土文化,並因地制宜地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種香菇、種葡萄,肉鴿、水蛭、湖羊、螃蟹的養殖也風生水起。為維護生態的良好,村裏積極推廣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建設,農作物秸稈全量還田,也因此,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圖片來源於網路

西陳莊村還率先在泰州市完成土地確權頒證試點工作,並在姜堰區率先完成土地整村流轉,引導土地向種田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集中,適度規模經營,採用機械化生産,為農業新技術推廣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如今,村裏已涌現10多個家庭農場。興陳農機合作社是村集體經濟主力,年利潤30萬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年來,無論是制定村莊建設規劃、修建村莊道路、綠化村莊,還是改水改廁、治理環境,村裏都組織村民民主討論,廣泛徵求意見。正是因為如此,西陳莊村的“鄉愁”元素得以更好保留。

當現代文明與田園風光交融,當生態成為優勢,村莊魅力凸顯,返鄉創業的回流者開始增多。60多歲的花冬英20年前和家人去“大上海”闖蕩,最終靠著經營大米批發生意立足,在上海買房買車。外出掙錢這些年,花冬英很少回到家鄉,在她的記憶裏,家鄉房子破敗,道路泥濘,垃圾隨意丟放,一派沒落景象。然而,6年前的一次返鄉經歷卻徹底刷新了印象。2012年,花冬英返鄉,在村裏承包土地種葡萄,現在70多畝葡萄園,每畝年收入三四千元。

外地創業者也被吸引而來。一位上海商人相中西陳莊村宜居的生態環境,在村裏建設養鴿場,鴿糞用於肥田,待麥子成熟後,秸稈還田、喂魚;菜葉、樹葉喂豬羊和肉鴿……形成一條提質增效的綠色農業生態鏈。

村民還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細節,村裏毗鄰溱湖風景區,溱湖有會船的風俗,之前會船的村民普遍老年化,隨著更多村民回流,四五十歲的會船人多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