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概括重慶為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正在編織的這張網:即依託“渝新歐”實現聯通歐洲與亞洲的鐵、空、公、水多式聯運。
“長高”,即通過“鐵空聯運”形成以重慶為圓心的“四小時航空經濟圈”。歐洲的貨物可通過“渝新歐”運到重慶,再空運轉机到新加坡、香港、首爾、東京等距重慶四小時航空半徑的亞洲城市。運輸成本將大幅降低,在亞歐之間開闢了一條性價比更高的全新運輸方式。
“變長”,首先是通過“鐵公聯運”向南延伸。去年4月,重慶到東盟的公路物流大通道的東線通道正式打通,貨物從重慶出發,經廣西憑祥口岸抵達越南河內,全程僅需40小時,運輸時間比海運縮短20多天,成本僅為空運的五分之一。
未來,重慶還將打造兩條“下南洋”的公路快捷通道:中線通道(重慶-雲南磨憨-新加坡)和西線通道(重慶-雲南瑞麗-緬甸仰光)。預計到2020年,重慶東盟公路班車貨值有望達到每年200億元的規模。
與此同時,“渝新歐”還通過“鐵水聯運”向東延伸。重慶已建成我國內河最大港口果園港,將形成每年200萬標箱、100萬輛商品車滾裝、600萬噸件雜散貨的吞吐集散能力。果園港進港鐵路專用線已開通,“渝新歐”與長江黃金水道實現無縫對接,也實現了“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的交匯。
如今,依託暢通的國際物流大通道,重慶已擁有水、陸、空三個國家級樞紐,三個一類口岸和三個保稅區,擺脫了先天區位劣勢。“三個三合一”的開放平臺體系在中西部保持領先。
這標誌著重慶聯通歐亞的‘Y’字形大通道已經形成,重慶已崛起為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交通樞紐。
“中新項目+自貿區” 成開放“新引擎”
如果説,重慶打造聯通世界的“Y”字形大通道,奠定了重慶開放發展的基礎。那麼,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和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運作,則是開啟了重慶開放發展的“新引擎”。
正事兒君一直認為,開放的關鍵是政策創新和支援。具體到中新重慶項目,國家部委專門出臺的創新舉措或支援意見已達47條,內陸地區聯通世界的資金、物流、資訊“梗阻”正在打通。
要知道,這些創新政策在中西部領先,有的甚至是全國唯一。如重慶開展股權投資基金人民幣對外投資業務、企業赴新加坡發債、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創新改革試點。重慶機場向新加坡開放“第五航權”,雙方合作建設海底高速通信光纜等。
目前,中新重慶項目實現物流和融資成本“雙降”的目標正在成為現實:
一是物流成本方面,國際多式聯運體系已初現雛形,貨單、載具等制度規則已開始統一,開始實現多式聯運“硬體上的無縫連接,軟體上的規則統一”;二是融資成本方面,雙方多樣化的跨境投融資渠道已逐步建成。企業在新加坡發債或貸款已達32.2億美元,已為企業節約融資成本1.5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