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臺唱戲
能做的事,都來試一試
3月30日,自貢市富順縣獅市鎮馬安村儼然是一個繁忙的大工地,土地田塊整理調形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農村新居拔地而起,佔地50畝的現代豬場即將投入使用。
“快點,再快點!”63歲的貧困戶范正祥看著自己的易地搬遷新房一天天“變樣”。
馬安村是富順縣34個貧困村之一。因妻子患糖尿病,生活不能自理,范正祥只好留在家照顧妻子,平時靠種地、養土雞維持生活。
通過需求梳理,村裏搭建一些公益性工作崗位平臺。如今,范正祥幹起“村美容師隊”隊長,每天帶領15名貧困戶打掃全村的公共衛生,每月有300元的收入。由於有建房經驗,范正祥還積極參選建房委員會成員,義務為村民的新居建設做品質監督。
今年的換屆中,范正祥被一致推選為村民小組長。在他的帶領下,馬安村11組流轉土地100余畝種植向陽花。“我流轉了3畝,每年有1800元的收入。”范正祥頗為欣喜。
生豬養殖是馬安村去年引進的項目。作為産業化生態迴圈經濟項目,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在村裏建設佔地50畝的家庭養殖農場,預計年出欄商品豬4000頭。村上鼓勵貧困戶通過金融扶貧貸款入股生豬養殖項目,帶動貧困戶增收。范正祥貸款5萬元入股,年終可分紅8000元。
范正祥的生活正一天天改變。去年底,村裏辦起了“支部黨校”和“農民夜校”,范正祥經常去聽課,“不能總是‘等靠要’,自己也要努力脫貧致富。”范正祥説。
記者手記
用自己的雙手打造“盼頭”
解決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問題,是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也關係到脫貧攻堅工作能否真正取得成效。只有解決了貧困戶思想上的問題,才能保證貧困戶被“扶開工”後不“摔下來”。
要解決“等靠要”思想問題,關鍵在於讓貧困群眾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夠給生活帶來切實的變化,讓貧困戶的生活有“盼頭”。“盼頭”來了,動力就有了。
“盼頭”需要建立在自力更生、多勞多得的基礎之上。在這一點上,瀘州、宜賓、自貢三地都找到了突破點。雖然他們的手段各有不同:有的傳授技術,有的産業扶貧,有的鼓勵嘗試多項工作,但殊途同歸,最後的落腳點還是“讓貧困戶唱主角”。
未來,這些方式如何能得到進一步的深化,還需要更多人的加入,用“繡花”的功夫深入探索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