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在涼山州喜德縣,全縣170個行政村都辦起了農民夜校。縣裏為每個貧困村每年劃撥了一萬元的夜校工作經費,同時還聯繫幫扶人員和專家擔任老師,貧困農戶通過學習政策、知識、技術,自力更生,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近日,涼山州昭覺縣灑拉地坡鄉高山村的彝族群眾在用自家新購的旋耕機耕地,結束了用牛馬耕地的歷史。本報記者 吳傳明 攝

3月30日,宜賓市興文縣五星鎮。早上8點,天空淅淅瀝瀝飄著雨,但大同村一組貧困戶王宜祥幹活的熱情卻沒有受天氣的影響。割草、碎草、拌入酒糟和飼料……不到兩個小時,王宜祥就為自己養的12頭牛做好了“早餐”。

去年6月,王宜祥用5萬元政府貼息貸款建起一座200多平方米的牛棚。村裏的連天山生態肉牛專業合作社為他買了12頭牛。“要甩掉窮帽子,就靠這牛和我們這雙手了。”

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指出,增強“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如何增強“造血”功能,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近日,本報記者行走瀘州、宜賓、自貢等地,探尋我省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新舉措。

借牛還牛

勞動所得才是硬道理

2008年王宜祥的父母因病去世,家裏欠下十幾萬元的外債。

“養起牛來,生活就有希望了。”王宜祥算了一筆賬,購買一頭牛7300元,養9個月後,可賣到14500元。刨去飼料等成本,每頭牛能賺4500元。

“買牛的錢是合作社出的,賣牛的時候再把本錢還回去就行。合作社還為牛買了保險並提供技術支援。”王宜祥説。

買牛不花錢,這還得從2015年説起。“當時給大同村劃了200萬元的財政扶貧資金,我們把錢投到合作社中,每個貧困戶有8000元到1.3萬元不等的股金,村民享有每年股金5%的保底收入,年底時還會進行二次分紅,合作社還為願意養牛的貧困戶買牛。”五星鎮人大主席高登奎説。

“開始的時候貧困戶還不相信養牛能賺錢,只有王宜祥等十幾戶敢養。現在看到有人賺錢了,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都願意養牛了!”合作社負責人汪啟均説。

興文縣扶貧移民局項目股股長柴光福表示,下一步要在全縣範圍內推廣大同村的産業扶貧模式。

建檔培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3月31日,瀘州市納溪區天仙鎮銀羅村,楊香俊再次來到這裡講授枇杷種植技術。

“他的課很具有操作性。”李興華是納溪區渠壩鎮雪龍村的貧困戶。他打算在自己剛開辦的農家樂裏搞枇杷種植,了解到這裡有培訓後,就趕了過來。

而這次枇杷種植技術課程,就是根據貧困戶的需求量身定制的培訓。

目前,瀘州市已對有培訓和就業願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調查摸底,制發《瀘州市農村建卡貧困戶勞動者培訓意願匯總表》。“我們有的放矢,精準培訓。”瀘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不僅如此,瀘州市還建立臺賬,跟蹤每月扶貧培訓的開展情況,及時掌握受培訓貧困戶技能培訓的工種、參培人數、培訓效果等,確保技能扶貧培訓工作紮實開展。

瀘州市納溪區還專門成立能人講師團,請當地的土專家為貧困戶開展技能培訓。

3月31日,納溪區的烹飪技巧講師團,就針對跑山雞的做法,專門開展了一場培訓。“清明假期,不少遊客將到這裡來玩,很多開有農家樂的農戶都想做點特色菜,這次就專門講跑山雞的烹飪。”講師團成員楚幫華説。“我們按照群眾培訓需求和意願,結合不同地域特點和發展方向,推選本地技術能手、致富能人、模範人物組成能人講師團。”納溪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瀘州市的貧困戶培訓已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已有近萬人參與全市貧困家庭技能培訓活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