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培育“三類農民”
吸引“新農”、提升“老農”、儲備“知農”是我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主要手段。
當前,一批能創新、敢創業的“新農”加入職業農民隊伍,引領了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農業領域正成為創業創新的沃土,工商資本的進入,“網際網路+”現代農業等新業態催生一批新農人,一批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加入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現代農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新型職業農民通過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以及農業電商、休閒農業等新業態新産業,有力促進了農業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安徽省南陵縣“80後”職業農民谷浩,從上海海洋大學畢業後返鄉創業,承包了300畝魚塘,並運用自身的知識和技術,創新四大家魚混養模式,實現單位面積養殖産量和效益翻番,輻射帶動周邊100多個養殖戶畝均效益增加1000元以上。
同時,一批想務農、有經驗的“老農”轉變觀念提升技能,成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骨幹力量——
通過教育培訓,一批農民的綜合素質和技能水準獲得提升,正在成為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企業骨幹。他們積極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開展標準化、專業化生産,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供給提供了基礎支撐。
吉林省農安縣農民武向全曾經是種田能手,在專家的引導下,他創辦了天地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探索利用農家肥和黑沙改造鹽鹼地,大幅提高了玉米單産水準,不但成為科技達人,還帶動了周邊400多戶農戶,流轉、託管土地7600多畝,增産增收又增效。
此外,一批高學歷、有情懷的“知農”在職業培育中加速成長,成為農業後繼者,推動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一些地方積極探索,創新教育內容與方式,立足未來農業發展培育後備人才,確保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後繼有人。如江蘇省自2015年開始針對省內高校所有涉農專業應屆生,開展為期一週的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培訓,引導學生投身現代農業建設;安徽農業大學與安徽荃銀高科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創設現代青年農場主創新創業實驗班,採用“理論學習+實踐教學+創業孵化”的分段培養模式,目前首批畢業生已經走上創業道路,註冊了青年農場主商標,創建了“青年壹品”網際網路銷售平臺,成為全校大學生創業的孵化平臺。
打造“一主多元”培育體系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新型職業農民人數將達到2000萬人。那麼,對於人口眾多、農民眾多的中國而言,多少新型職業農民數量可以滿足我國農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對此,農業部科教司教育處處長紀紹勤説,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通常耕地的80%左右是靠職業農民來耕種的,農業産值中50%左右是由職業農民貢獻的。照此標準,我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重而道遠。
據農業部測算,1億人左右規模的新型職業農民數量比較符合中國國情。這1億人中,包括生産經營型3000萬人,專業技能型6000萬人,社會服務型1000萬人。
記者了解到,目前,各級農業部門著力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積極發揮各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涉農學院、科研推廣機構、企業社會組織的作用,形成了以農廣校為主體、多方資源廣泛參與的“一主多元”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據悉,2012年至2017年間,連續6個中央“一號文件”都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作出了部署,表明瞭中央對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201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還提出,要“健全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體系,定向培養新型職業農民”。
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常務副校長劉天金認為,農廣校不是一所普通意義上的學校,是農民教育培訓的專門機構和全國體系,在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服務“三農”發展上肩負著特殊而艱巨的使命。“定向培養職業農民”,核心是圍繞職業農民本身的性質、特點、規律推進精準培訓。
劉天金認為,要著力推動三個轉變:在培訓對象上,推動留守向職業的轉變;在教育培訓機構上,推動從分散到聯合的轉變;在教育方式上,推動由短期向經常的轉變。
農業部科教司司長廖西元建議,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鼓勵和支援有條件的農業企業、農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市場化運作等方式參與培訓工作,推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面向産業、融入産業、服務産業。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發揮農民職業教育集團的作用,支援各地整合資源辦好農民學院,拓寬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渠道。鼓勵農業園區、農業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實習實訓基地和創業孵化基地,引導農民合作社建立農民“田間學校”,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就近就地學習、教學觀摩、實習實踐和創業孵化場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