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塘河的“水質哨兵”。
作為河長制的“發源地”,眼下,江蘇無錫已著手打造“升級版”河長制了。那麼,治理後水質到底有沒有好轉?好轉到什麼程度?若是沒有“硬碰硬”的監測數據説話,根本無從得知。記者昨從基於河長制政策下的河道線上水質監測技術研討會上了解到,此前線上水質監測系統僅在無錫主要河道安裝,不過今年起,一種“升級版”小型水質監測系統開始在梁塘河試運作,這種“水質哨兵”全面在“家河”鋪開後,將助力“升級版”河長制的打造。
首屈一指
無錫平均50平方公里設有一座監測站
據了解,目前無錫有97個線上水質自動監測站,其中太湖無錫水域有20多個自動監測點。“這還只是環保系統安裝的數據,不包括其他系統或科研單位安裝的。”無錫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相關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此外,無錫所涉及的13條入湖河道也都安裝了線上監測系統。眼下,無錫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單位面積的數量在國內可謂首屈一指:無錫4000多平方公里上有近100個水質監測站,平均50平方公里一個。
該人士表示,作為環監部門,目前通過各種科技手段來密切掌握水質監測的變化,既有自動監測,也有人工監測。與人工監測相比,線上的自動監測技術有諸多優勢。不僅效率高,而且還能24小時監測。
實際上從2000年起,沙渚水源地就開始運用這一監測技術。通過10多年來的普及推廣,這一系統在無錫的應用已相對成熟。其間,線上水質自動監測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能第一時間捕捉到環境污染事件,還可以對河流的水質變化做出較系統的評價,可為河流、湖泊的治理提供較全面客觀的數據,為制定河流治理規劃或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該人士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們發現在某一個時段監測系統中的某一個數據急劇升高,然後突然消失。他們立即將這一情況告知執法部門,到現場調查後發現原來是一艘過境運輸船偷排廢水,從而導致河段指標猛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