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間遼寧艦連續取得重大突破 已具備作戰能力

作為我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從2012年9月正式交接入列到此次成編隊出島鏈跨海區訓練和試驗,遼寧艦僅用了短短4年時間。4年裏,官兵們出色完成了上百項科研試驗和殲-15艦載戰鬥機著艦起飛等訓練課目,並連續取得重大突破,遼寧艦也由最初的訓練試驗艦一步步成為了一艘具備作戰能力的水面艦艇。

記者:航母編隊,它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的時候,它才能有條件有資格,去組建一個編隊?

陳岳琪:首先航母本身平臺訓練要完成,所有的裝備都完成試驗。

記者:您所謂的完成試驗,各個環節都能保證,能夠使用的狀態?

陳岳琪:能夠使用,我們訓練是分為幾個層次,個人能力的訓練,和整個艦平臺的訓練,比如説航行,你要能跑,第二個,我的飛行保障的訓練,還有就是特殊情況,艦上的一些情況,我能夠處置。

記者:母艦得具備這種硬體條件?

陳岳琪:對,單艦能力具備了。

記者:所謂艦隊就是它需要有一個組合?

陳岳琪:我們講的叫一類艦,這個一類艦就是能戰的艦,也就是説經過所有課目的訓練以後,能夠參加作戰了,具備這個能力了,我才可以加入到航母編隊中。

記者:您作為指揮員,越能夠及時配足這些要素越好,但是不得不等待,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陳岳琪:這個心情大家都是一樣的,期盼著我們國家航母,能夠早日形成戰鬥力。

揭秘遼寧艦航母編隊首次跨海區訓練和試驗任務的故事

這裡是某艦載航空兵試驗訓練基地。2012年,時任海空雄鷹團副團長的張葉被選中進入艦載航空兵部隊,擔任戰鬥機團團長。那一年,張葉40歲,從以前的飛殲擊機到飛艦載機,張葉面臨著選擇。

記者:當時是一個什麼機會?

張葉:艦載機部隊要組建,需要飛行員,也需要飛行領導和骨幹,來組建這支部隊。

記者:當時你會意識到,又要換飛機了?

張葉:又要換飛機了,又要脫層皮了,首先你要學這型機的,大量的飛行理論,原理知識要學,然後面臨著艦載機的飛行特性,它跟陸基飛行不一樣。

記者:完全不一樣?

張葉:完全不一樣,它的著陸方式完全不一樣,也聽説過面臨的風險更大,想著去了,可能又有很多年,沒有好日子過了。

記者:機遇擺在那的時候,對你有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和誘惑?

張葉:作為一名飛行員,説實話,就是想挑戰自己的極限,就像拳擊手一樣,他不挑戰泰森,他不打敗泰森,他不算一個好拳手,

作為戰鬥機飛行員來説,我必須要飛國內頂尖的飛機,這是我飛行員的夢想。

2012年11月,“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等多名試飛員,在遼寧艦入列。僅僅兩個月後,駕駛殲-15艦載戰鬥機成功在航母上進行阻攔著艦和滑躍起飛,給張葉極大鼓舞。

記者:真的到了這個部隊之後,你看到的,你體會到的,你飛行中遇到的這個風險,和你想像的一樣嗎?

張葉:首先沒想到風險,想到的還是一種榮譽,感覺到艦載機太帥了,這種飛行方式太酷了,首先我們前面有幾名試飛員,在摸索著艦訓練的方法和路子,我們是後面被選來的,他們在前面摸索,天天看他們在那訓練,覺得艦載機飛行員,真牛。

艦載機飛行精準度要求極高 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

在艦載航空兵部隊,張葉不僅僅是團長,還是一名艦載機飛行員。艦載機飛行員,與一般飛行員的區別在於,需要飛行員在複雜的大洋環境下完成正常起降,而且大洋上的航母是運動和顛簸的。所以,艦載機飛行員的素質和技術要遠遠高於一般飛行員。雖然張葉已經做好了脫層皮的準備,可是等待他的不僅僅是脫層皮這麼簡單。

記者:最艱難的是在什麼時候?

張葉:最艱難就是在起步初期,飛這個飛機,它的精準度要求非常高,航母甲板,它只有正常跑道的十分之一不到,寬度正常跑道的一半都不到,而且著艦點,它就是四根索纜,36米的範圍,左右兩米,要每次把飛機都很準確,落到這個點上,這種要求是非常高的,那麼要達到這種精準度,有時候説實話,就像是對人的一種心理上的折磨。

記者:怎麼理解?

張葉:需要成百上千次練,航空的燃油也很貴的,飛機的使用,付出的代價很多怎麼辦,我們就使地面的模擬機訓練。

遼寧艦在等待著艦載機能早日上艦,而艦載航空兵部隊把訓練日程、訓練課目都嚴絲合縫製定好了,如果張葉和其他飛行員不能按時按量的完成計劃,他們都有被淘汰的危險。

記者:但誰都知道,動找動難度是很大的,更何況你們還有速度,在速度的情況下,動找動那就更難了?

張葉:就是磨人心,折磨人,一個問題如果説,你帶著問題,克服不了它,這是非常折磨人的,你找不到辦法突破它的時候,這時候非常折磨人的。

記者:你遇到過嗎?

張葉:遇到過,等你把這個問題突破了之後,技術上有一個小小的進步,感覺自己很愉悅,等到飛的時候,外界的環境變化了,因為飛機在空中,它會受外界干擾,一變化問題又露出來了,又有新問題蹦出來了,那怎麼辦,又要想辦法去克服。

“刀尖上的舞蹈”,被用來比喻艦載機飛行員在空間極度有限的航母甲板上著艦的高難度和高風險。世界範圍內艦載機的訓練代價都非常高昂,美國海軍從擁有艦載機到今天已經犧牲了上千名飛行員,前蘇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航母時也付出了150多位艦載機飛行員的生命。

張葉:艦上最大的風險就是安全,剛才説的環境很惡劣,甲板面很小,而且要求很高,你要説出現安全的,有可能損失的,不是一架飛機的問題。

記者:不是你自己的問題?

張葉:不是你自己,也會危及到艦面好幾千人的生命安全,所以説必須要準。

記者:但是你告訴我,這個過程對你來説,艱難反映在什麼地方?

張葉:這種煎熬,別人排解不了,給你排解不了,只有靠你自己,沒人能幫你,因為什麼,即使別人幫你跟你講的,沒有變成你自己的東西,它就不是你的,你就領悟不了,那時候還是要靠自己琢磨,走路都在琢磨這些東西,等到問題克服的時候,自己心理上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説白了也成熟了一點點,也放鬆了一點點。

記者:磨礪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對心理素質塑造的一個過程。

張葉:一個塑造的過程。

就是在反覆的心理素質的塑造過程中,張葉他們完成了所有考核,開始在遼寧艦進行第一次起降試驗。

記者:第一次上艦,你還記得自己的那種心理狀態嗎?

張葉:因為在陸基訓練的時候,所有的LSO(著艦指揮員),已經認可了我的技術,我就相信我能上艦。

記者:還記得第一次嗎?

張葉:記得(心態)很平和,我就是按陸基怎麼飛的,我在艦上就怎麼飛。

記者:第一次上艦,而且第一次平穩地挂索的時候,那種心情是什麼樣的?

張葉:等挂上索以後,這個地方感覺有負載荷了,就是後面索已經把飛機拉住了,當時的話,這種心態稍稍有一點變化,就是説我終於上艦了,有一點小小的激動,這個地方有一點小小的茫然,我要做什麼,遲疑幾秒鐘之後。

記者:茫然,高興糊塗了當時?

張葉:對,等到下飛機以後,有很多人在迎接我們,捧著鮮花在迎接我們的時候,那種激動,不知道説什麼好了,那時候高興得。

記者:眾星捧月可能就是那種感覺了?

張葉:對。

記者:但是那是你付出了多少才?

張葉: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終於得到了回報這種感覺。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