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養老人才今年畢業不足200人

市場需求與招生就業冰火兩重天工作強度大薪金偏低是主因

北京全市接受過職業教育且拿到文憑的養老人才,一年才不到200人。一方面是養老市場的繁榮發展以及巨大的人才需求量,另一方面是人才的緊俏,當前高職院校養老人才的輸出可謂杯水車薪。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薪金偏低、工作強度大是養老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學校招生時沒人報每年招不滿

今年本市高等職業院校自主招生工作今天正式開始,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這28所高職院校當中,開設老年服務相關專業的院校只有三所,分別是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匯佳職業學院、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共計劃招收76人。根據業內人士測算,本市一年畢業的養老人才不足200人。

以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為例,該校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健康管理)專業今年計劃招收60人。校招生辦主任李伊涵告訴北青報記者,從往年經驗來看,該專業每年都招不滿人,而且有的學生就算被招過來了,也是被動調劑的。而在就業端,畢業生就業時崗位需求又特別大,處於嚴重倒挂的狀態。

截至目前,北京市的戶籍老年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350多萬,到2020年將突破400萬。而全市養老服務隊伍基本以40後、50後的農村中老年婦女為主,存在“三低三高”問題,即從業人員待遇低工作強度高、學歷低年齡高、地位低流動率高。

據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院長李繼延介紹,該校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健康管理)專業學生主要以培養養老機構的管理層人員為主,學生入校後學習的基本課程包括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營養調配、心理諮詢、活動策劃等,相較于普通的40後、50後的護工隊伍,有著更強的專業背景。而據李繼延計算,全市接受過學歷教育的養老服務人才,每年畢業不到200人。

養老機構招人難老總堵門要學生

“學校經常遭遇‘掠奪式要人’,好多大機構的老總直接來學校堵門要學生,有的説給兩個班的人,可我這一年總共才畢業60個人,連一個養老院的人才需求都滿足不了。”李繼延無奈地説。

隨著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養老可以説是一個朝陽産業。蛋糕越來越大的同時,各路資本都想在養老市場分一杯羹。據官方統計,截至2016年底,北京全市的養老機構就有587家之多。

寸草春暉養老院創始人王小龍也正在為招人的事情而傷透腦筋。該養老院每年都向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的訂單班要六七名學生。隨著機構擴大,今年他希望能在該學院招10名學生,但相對於一年50人左右的需求量來説,還遠不能滿足。因此,寸草春暉養老院跟3所高職院校簽訂合作協議以求才。但這些只是養老院的管理層人才,基層護工的需求則更大了。“現在我們共有5個機構,光護理員就缺一百人左右,只能拼命想辦法去招人。”

一方面是招人難,另一方面卻又存在較高的人才流失率。雖然大部分養老專業畢業生都以成為機構管理層人員為職業發展目標,但剛入行時也都要從老人的日常照護等一線工作做起,很多年輕人沒能長期堅持。王小龍表示,“從全國範圍來看,很多養老專業畢業的學生幹了一段時間就轉行了,雖然我們機構招的學生都進入管理層,但也存在一定的流失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