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默認標題

  一處嚴重的結冰點已成“冰瀑”,這樣的情況兩天就能形成。易成晨攝

隧道裏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不斷掠過的陣陣寒風凍得人有些打哆嗦,但零下5度已經算是暖和,最冷的時候這裡曾到零下19度。工人們的對講機裏不時傳來通報聲,11點23分時,大家在避車洞裏靜候最後一輛列車通過。被掀起的大風立即颳起濃重的粉塵和碎渣,“這就是你們説的PM2.5吧?”張春林開玩笑説,“經常幹完活後嘴和鼻子裏都是黑的。”隨後,對講機裏再次傳來確認的聲音,除冰作業開始了。

超梁溝隧道裏有7個嚴重的結冰點,工人們在前進時不斷用燈照向各個角落進行檢查。隧道的拱頂上偶爾會有一些像鐘乳石一樣的冰溜子,就用竿子立即敲掉。走了大約5分鐘,一處嚴重結冰點呈現在眼前,高達3米多、寬1米多的大冰塊挂在隧道側壁上,地上也結了一大灘,儼然像是冰瀑。“這裡我們兩天前來看時都還沒有,”張春林説,大量快速的結冰是這裡的主要特徵。“冬季不是很乾旱嗎?”“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嘛”。

據介紹,隧道裏結冰帶來的安全威脅主要包括三方面:側壁上的冰挂可能會刮到列車,一旦發生就是C類事故,會需要當即停車檢查;拱頂上的冰溜子如果掉落下來則可能砸到列車設備或是前擋風玻璃;滴水在軌道上的結冰也可能包裹軌道,給行車帶來風險。但這樣的情況從來沒有發生過,“怎麼能讓它發生呢?這是絕對不允許發生的,”張春林説。

圖片默認標題

  敲不掉的就得用大頭鎬來挖了。易成晨 攝

抄起五六米長的竹竿和鋼管,工人們要先把高處的冰捅下來,一方面還要稍微站遠一些,避免被墜落的冰塊砸到。“冰瀑”中間部分有些“頑固”,就該大頭鎬上場了,仿佛挖礦一般,冰渣四處飛濺。“嘩”的一聲,一大塊冰掉了下來,兩人合作將其推到旁邊,工人馬龍抱起掂了掂,“得有三十多斤”。“冰瀑”下有一個排水溝,掉進去的冰塊也要揀出來以免堵住。

由於清理下來的冰塊又大又重,並且作業時間比較緊張,所以它們會被統一堆放到不遠處的一個避車洞裏,等到有空時再背出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