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28日訊(記者 田思悅)此時的東北正沉浸在冬天的寒冷裏,只有間或響起的鞭炮聲昭示著新年的氣息。日前,記者來到瀋陽市兒童福利院,探訪這裡的孩子們是如何迎接新年的。



進入兒童福利院,最顯眼的是一座雕塑。

進入兒童福利院的大門,最顯眼的是一座雕塑。塑像中,一位女性在肩膀上馱起一個嬰孩,灌木掩映的塑像基座上刻寫著“奉獻”兩個字。負責接待參觀和訪問的曲老師是福利院業務科的科長,他就站在這附近等待著。他説:“福利院工作性質特殊,越到年節,來訪和捐贈的人就越多,因此工作也更加繁瑣、忙碌。”確實如此,我們在辦公室寒暄的功夫,就來了兩個捐贈的團隊,一隊是本地的中學生,另一隊是幾個中青年市民和他們的孩子。辦公室門口堆滿了花花綠綠的禮品:水果、零食、米麵糧油、紙巾、服裝、紙尿褲應有盡有……

瀋陽市兒童福利院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目前一共收留了四百餘名無家可歸的孩子。其中一百多人是不同程度的腦癱患兒。他們所有的醫療費用都由財政支付,這些孩子在定點合作醫院接受治療,在福利院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曲老師説:“即使得到治療,大部分腦癱患兒也是沒有勞動能力的,他們滿十八歲就要被送到社會福利院繼續接受幫助。當然也有患病的孩子還沒滿18歲就已經夭折了。”

狂風席捲,天空也飄起了雪花。新春時節,聽著這些介紹,實在是有些五味雜陳。這座建立在城郊的漂亮小院,這裡齊全的設施和完善的體系,都無法阻擋一些生命的日漸羸弱和過早消逝。我問:我能不能去看看孩子們?曲老師點點頭,但他反覆強調道:“不過,最好就不要給生病的孩子拍照了,我們必須給他們足夠的保護。”



為了迎接新春,工作人員還在進行最後的準備。

我們從辦公室走向教學和康復區。為了迎接新春,工作人員還在進行最後的準備。他們搬來梯子給每棟樓貼上對聯,又找來推車給不同部門的孩子分發物資。曲老師聊起了自己對福利事業未來發展的設想,他説:“我們的規模一直在縮小,早晚有一天要被收歸到社區這樣的機構去,這是趨勢。每個孩子都應該在開放的、正常的社會環境裏成長,最終的目標就是沒人遺棄孩子,讓這些殘障的小孩兒即使在普通的社區生活,也能得到免費的、良好的救治。”

教學和康復區非常整潔。一層和二層活動著相對健康的孩子們。有的房間裏,老師帶著他們寫寫畫畫;其他房間裏,幾個孩子在像模像樣地進行春節前的大掃除。這些小孩兒見了生人都笑嘻嘻的,不鬧也不怕。見到相機,他們甚至還會配合著把臉轉向鏡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