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鑒他國成功策略
把目光投向一些曾經戰勝過大氣污染的國家,關注這些經濟體在空氣污染方面走過的歷程。從它們的成功案例看,經過努力,霾消霧散終有時。
在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工業化歷程中,曾不斷出現大氣污染問題。據統計,在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煙霧事件、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美國多諾拉煙霧事件等世界八大污染事件中,有五個事件是工業煙氣、汽車尾氣等排放引起的空氣污染,另外三個事件也都是區域工業化高速發展導致的後果。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也是最早遇到環境污染事件的國家。
導致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燃煤産生的二氧化硫和粉塵污染,間接原因是始於當年12月4日逆溫層造成的大氣污染物蓄積。這是比較典型的由於燃煤廢氣和天氣因素共同造成的環境災害。此後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英國又連續發生了多達12次嚴重的煙霧事件。直到1965年後,有毒煙霧才從倫敦銷聲匿跡。
在治理方面,英國先後推出《清潔空氣法案》、《空氣污染控制法案》等,大力推動天然氣取代煤炭,淘汰落後産業。到上世紀80年代,英國人又和汽車尾氣展開了控制排放的攻堅戰。對於工業污染,英國政府通過迫使企業承擔排污造成的社會成本,刺激企業減少排污,研發環保技術。
上世紀40年代初,美國洛杉磯曾飽受光化學煙霧困擾。這種煙霧由汽車尾氣和工業設施排放氣體混合形成。
1952年和1955年,洛杉磯又發生光化學煙霧事件。上世紀60年代末,出現了催化式排氣凈化器,解決了汽油燃燒不完全的問題。10多年後,洛杉磯所有汽車基本全部安裝了凈化器。此舉是洛杉磯成功治理空氣污染的重要步驟。此外,洛杉磯還推廣更高的燃油效率標準、使用清潔發動機等。技術進步、政策嚴格,讓洛杉磯的空氣污染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洛杉磯所在的加利福尼亞州,目前汽車尾氣中的污染物只有30多年前的1%。
日本進行霧霾治理,是在付出慘重代價後啟動的。
上世紀20年代,日本經濟高速發展,鋼鐵業和採礦業帶來滾滾煙塵。
二戰後日本謀劃經濟復興,再次優先發展重化工業,以煤炭為主要能源。上世紀50年代,日本多地黑煙蔽日。然而,當時的日本民眾甚至連大氣污染的概念都未曾形成。四日市哮喘事件就發生在這個時期,當地建了一家石化工廠,因吸入含有硫化物的廢氣而導致呼吸疾病的居民,在1964年達到人口總數的3%。
上世紀50年代開始,日本各地居民要求行政部門關注大氣污染,四日市擴大石企業化規模的計劃也被迫放棄。在民眾的反對遍及全國後,日本政府才正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之後的50年時間中,日本一直致力於控制兩大污染源——固定發生源工廠和移動發生源汽車。
此外,上世紀60年代,因污染加劇,德國對環保問題日益重視,在法律及管理條例中就工業設施排放、燃料中鉛含量、大型燃燒設備排放等做出具體規定。一系列措施出臺後,大量工業企業不得不安裝煙氣洗滌設備,對燃料進行脫硫處理……幾十年間,德國空氣品質明顯改善。
法律約束與市場機制並重
空氣污染治理是一項大工程,涉及各方利益。從各國治理空氣污染的歷程來看,痛下治理決心後,需要採取各種政策措施,兼顧方方面面。
在治理過程中,各國都十分重視制定相關法律措施,制定嚴格統一的環境標準。倫敦煙霧事件令英國人痛下決心,開始整頓空氣污染,並催生出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1956年)。2007年,英國政府在《環境空氣品質戰略》中又對PM2.5進行了硬性約束。
為降低建築能耗和污染,法國出臺了新版的《建築節能法規》,從2013年1月起,對所有新申請的建築必須符合年耗能的限制進行大幅了調整。20世紀50年代,美國接連發生了多諾拉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等。此後,美國聯邦政府相繼制定了《空氣污染控制法》、《清潔空氣法》、《機動車空氣污染控制法》,通過法律約束來解決大氣環境污染問題。美國政府還根據情況不斷修訂上述法律,逐步提升控制標準。
此外,很多國家建立了明晰的空氣品質國家戰略,制定可操作、可監控的空氣達標計劃。美國各州都有自己的空氣達標計劃。如果未能有效執行計劃,環保署將採取強制性措施,確保達到空氣品質標準。
很多經濟體的政府還利用市場機制,如稅收手段,調節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為了確保從化石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能源,需要一整套全面政策,包括碳定價和監管、用地決策、公共部門的採購及支援研究和開發工作等。有分析指出,可以通過許多方式確定碳價,例如徵收排放直接稅,實行可轉讓排放許可證制度(限定碳排放總量),或向低碳能源提供某種補貼。
大力推廣使用新能源,促進能源節約,向污染低的産業結構轉型,減少對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的依賴,也十分重要。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各國認識到大氣污染這一嚴重的公共安全問題,並採取相應的行動。世界衛生組織表示,使用更多的太陽能和風能以及優化公共交通的通達性,可以幫助解決污染問題。
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60年,光伏發電廠和太陽能熱電站可滿足全球大部分電力需求,到2070年,爭取實現全球經濟基本脫碳,達到零凈排放。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依靠以下三大支柱:一是更有效地利用能源(降低單位能耗),二是無碳發電,三是車輛電氣化以及建築物使用清潔電能。國際能源署稱,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方式實現零碳或低碳能源目標:可再生能源(風能和太陽能),地熱,水力發電,核能,碳捕獲和儲存,海洋能源,先進的生物燃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