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1日消息(記者苗雁)“兒童奶酪”“兒童醬油”“兒童麵條”……現如今,以兒童為消費群的“兒童食品”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出於孩子飲食健康的目的,熱衷於購買打上“兒童”標簽的食品。那麼,消費者該如何選擇?這些産品究竟是“智商稅”,還是真的有利於兒童健康?
對此,多位專家在受訪時表示,目前兒童食品行業缺乏相關的國家標準,市面上標識的“兒童食品”品質參差不齊,提醒廣大消費者不用過於追求和追捧兒童食品,若購買這類産品時,一定要注意看包裝的配料表、標簽標識,謹防以“兒童”為幌子的行銷。
(超市各類“兒童食品”央廣網記者苗雁攝)
各式標簽迷人眼價格越貴越安全?
20日,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超市,含有“兒童食品”字樣的商品散佈在各個商品區的貨架上,這類食品的外包裝上普遍色彩鮮艷,並有各種卡通圖案,如兒童醬油、兒童麵條、兒童奶酪棒、兒童鱈魚腸、果泥等等。
在調料品區,記者注意到,有的醬油産品上標注“兒童醬油”,也有的標著“兒童有機醬油”,雖然名稱不同,但基本上都帶有“少鹽淡口”、“營養豐富”等字樣。超市導購員告訴記者,“這種標簽特別容易吸引兒童父母購買。”
(截圖自電商平臺)
同樣的,在電商平臺上,記者搜索發現,花樣繁多的兒童醬油産品更是讓人眼花繚亂。譬如,“萌天天”“秋田滿滿”“海天”等品牌基本上都打出了“零添加”“減鹽”“寶貝專屬”等口號。不過,而且這類産品的價格普遍都居高,例如,“萌天天有機淡鹽醬油”152ml的售價為29.9元,“秋田滿滿特級有機醬油”150ml的售價為33元。而一瓶480ml或500ml的一些減鹽醬油,僅需20元左右。
這麼貴的“兒童醬油”消費者們是否買賬?記者隨機挑選了幾款,網友們的評論褒貶不一。有消費者評論稱,“標簽寫的是寶寶專吃,那在配料上應該能更安全一些”“價格都這麼高了,總歸是健康安全的吧,一分價錢一分貨”。也有消費者表示質疑,“這就是智商稅,配料都差不多,根本沒必要買。”
在中國首批註冊營養師沈夏冰看來,不用過於追求和追捧兒童食品,購買時注意觀察營養成分表,儘量挑選低脂肪,低能量,低添加糖,0反式脂肪,低鈉的産品。另外,也有一些産品會強化一些營養素,比如B族維生素,牛磺酸,鈣、鐵、DHA等,也可以作為參考的維度。
沈夏冰補充道,“其他一些兒童食品可能標識有機,相對重金屬和農藥殘留會更少,有條件家長可以適當考慮。”
配料表中藏“江湖”警惕標簽化行銷
從各類標簽上不難發現,“減鹽”“低鈉”“有機”是兒童醬油的主要賣點。那實際上,裏面的配料與普通醬油差別大嗎?
隨後,央廣網記者對部分熱銷的,且標有“兒童”標簽的醬油進行了對比,發現部分兒童醬油的配料表與普通醬油差別並不是特別大。兒童醬油的配料也多是由水、大豆、小麥、食用鹽組成,而那些主打有機概念的兒童醬油,其配料則變成了水、有機大豆、有機小麥、食用鹽。
(截圖自電商平臺)
再仔細對比配料的含量發現,裏面竟藏有很多“玄機”。例如,宣稱減鹽50%的千禾兒童特級有機醬油,其鈉含量為540mg/10ml,售價為24.8元/瓶(210ml);而該品牌旗下另一款普通減鹽醬油——8克鮮特級淡鹽醬油,鈉含量為295mg/10ml,售價為19.8元/瓶(500ml),算下來千禾兒童特級有機醬油的鈉含量是該産品的1.83倍,而售價卻高出不少。
(截圖自電商平臺)
宣稱減鹽28%的欣和有機樂童醬油鈉含量為389mg/10g,售價為29.8元/瓶(160ml);而同為欣和的六月鮮8克輕鹽特級醬油鈉含量306mg/10g,售價為26.9元/瓶(500ml)。再如,爺爺的農場減鹽型有機醬油的鈉含量為445mg/10ml,售價為34元/瓶(152ml);秋田滿滿特級有機醬油鈉含量為356mg/8ml,售價為33元/瓶(150ml),也均比普通的減鹽醬油貴。
可見,售價更高的兒童醬油鈉含量其實並不算低,甚至還高於一些未貼有兒童標簽的醬油産品。這是怎麼回事呢?減鹽的標準又是怎樣的?對此,記者聯繫秋田滿滿宜春十九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萌天天小朋友、欣和食品、千禾味業、爺爺的農場中國區總經銷艾斯普瑞(廣州)食品有限公司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山東省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李琴曾指出,目前食鹽的控制指標在國家産品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中都沒有相應的要求,如今社會倡導低鹽生活,所以一些産品就把鹽分控制得低一些。“兒童醬油其實是廠家的一種行銷手段。”
專家齊呼籲健全標準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事實上,現在整個兒童食品行業依然沒有國家標準,這讓整個行業處於無序發展的階段。”中國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央廣網記者。
朱丹蓬表示,兒童食品賽道的高利潤、高增長率和高附加值,在過去幾年裏吸引了很多資本和巨頭,同樣也吸引了很多投機分子。而國家標準缺失的背後,很多兒童食品廠商“挂羊頭賣狗肉”,把“兒童食品”當作榨取或者欺騙消費者高額利潤的手段和工具。
不少業內人士也認為,目前市面上以“兒童”命名的食品大多屬於普通食品範疇,其安全性、營養性與普通食品沒有區別。然而,標有“兒童”字樣的食品,或在行銷中宣稱適合兒童食用的食品,本身就會對消費者産生誤導。
(截圖自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
據了解,2020年7月27日發佈的《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 (徵求意見稿)》已有相關規定:“沒有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準等規定的,食品標識上不得使用文字或者圖案明示、暗示或者強調産品適合嬰幼兒、兒童、老人、孕婦等特定人群。但由於該辦法尚未生效,因此對兒童食品行銷的監管仍屬空白。
為此,朱丹蓬強調,“兒童食品不能放任市場野蠻開拓,監管一定要跟上。”他建議,一方面要制定兒童食品的標準體系,按門類明確食品安全、營養添加、製作工藝等標準,為兒童食品的生産提供遵循標準。另一方面要建立兒童食品認證制度、標識制度,並出臺兒童食品生産、銷售監管辦法,提高兒童食品生産與市場行銷的準入門檻,杜絕引人誤解的行銷宣傳,規範市場競爭,引導行業進入注重品質的健康發展軌道。
需注意的是,近年來,“兒童食品”健康標準的空白也引發各界關注。
2023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鬱瑞芬建議,填補“兒童食品”分類分級及相關法律法規空白,明確兒童食品的專門分類,制定兒童食品國家標準。
2022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姚鵑也建議,建立和完善以兒童正餐、兒童加餐、兒童零食等為框架的“兒童食品”標準體系,引導“兒童食品”産業從發展中規範到規範中發展。同時逐漸。
2021年全國兩會上,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陽市勝利路學校校長吳黎霞建議,從加強監管、建立標準、完善立法、企業自律、加大宣傳等多個層面,完善兒童食品産品生産標準,建立健全兒童食品安全監測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