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母嬰 >

生育意願持續下降,我國的低生育率是否還可以逆轉?全國政協委員賀丹解讀

發佈時間:2023-03-21 11:32:0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董鑫 責任編輯:孟麗
分享到:

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了近6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與此同時,育齡婦女生育意願也在持續走低。人口負增長和低生育率是否還有機會逆轉?若人口總量持續下降,是否意味著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消失?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口變動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雙向適應和動態均衡的過程,我國已經進入了人口“零增長區間”,可能仍會有小幅波動,但確實在負增長通道中。

賀丹表示,人口負增長是人口變動的自然規律,人口競爭主要是素質競爭而不是數量競爭,未來10年到20年之間,我國人力資源總量還會持續增長。

北青報:不久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人口與發展論壇公佈數據顯示,我國女性終身無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為6.1%,2020年已接近10%。在生育意願低迷的情況下,低生育率還有機會逆轉嗎?

賀丹:低生育率是一個大趨勢,可能會有波動,但很難逆轉。

人口學中有一個生育更替水準的概念。一般而言,總和生育率要達到2.1,也就是每個婦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數達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以保證人口整體數量不下降。北歐一些國家的總和生育率有過波動,曾經有段時間在1.8左右,現在也下降了。

我們國家的總和生育率目前處於極低水準,生育意願還有持續下降的趨勢。以目前的情況,低生育率在中國也不太可能實現逆轉,可以有一定的修復回升,以後回升的天花板不可能超過理想子女數。

北青報:2022年中國人口出現了近61年來的首次負增長,有説法認為,長期來看,我國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已經成為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您怎麼看?

賀丹:人口負增長其實就是一個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一個結果,這是人口變動的自然規律,是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果,也不太可能逆轉。我之前提出過人口“零增長區間”的概念,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相差正負100萬,就是“零增長區間”。按照這個概念,從2019年開始,我國就已經進入到了“零增長區間”。在這個區間範圍內,人口可能會有小幅波動,但確實是在負增長的通道中。

北青報:人口負增長是否意味著中國人口紅利已經消失或者人口紅利窗口期已經關閉?

賀丹:我也聽到過很多人擔憂説,是不是人口負增長,中國經濟就不發展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人口的變動都是中性的,人口是基礎性、長期性、戰略性的影響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

人口變動與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雙向適應和動態均衡的過程。促進人口和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可持續協調發展,是我們長期追求的目標。

人口紅利窗口期是指勞動年齡人口比較豐富且被撫養人口比較少的人口轉變階段,在人口學概念中,一般認為,人口撫養比在50以下是人口紅利的窗口期。我們測算認為,中國的人口紅利窗口期還沒有關閉,可以持續到2030年前後。我們説人力資源不僅僅是人口數量,還包括人口素質、健康素質、教育素質、文化素質等方方面面,人力資源的綜合開發,可以支撐經濟社會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

未來人口競爭主要是素質競爭而不是數量競爭。雖然人口總量在下降通道,但我國人力資源總量還在持續增長。

人力資源總量的增長潛力取決於健康水準、受教育水準等多種因素,隨著新增勞動力素質快速提升,每人平均勞動力素質也在提升,我國人力資源總量也一直在持續提升。綜合多個機構的測算結果來看,未來10年到20年之間,人力資源總量還會持續增長。

我們不要太擔心人口數量,更要關心人的發展,包括受教育水準、職業發展、就業狀況、收入狀況等,這些都是支援經濟發展的最大潛能和動力所在。在中國式現代化的道路上,我們有信心能夠利用好我們的人口資源,用好我們14億人口的磅薄之力,促進國家的發展,促進家庭的健康。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董鑫

中國網母嬰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專注于廣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嬰的身心健康,宣傳育嬰行業的最新諮詢和動態,科普權威的孕嬰知識,促進母嬰産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糾察熱線:010-88828222
投稿郵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