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母嬰 >

每年30萬試管嬰兒,輔助生殖助力新人口政策下“寶貝計劃”

發佈時間:2023-03-20 13:57:38 來源:科技視點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孟麗
分享到:

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一個全局性、戰略性問題。2023年全國兩會,圍繞建立生育支援政策體系,多位代表委員紛紛出謀劃策,“輔助生殖”成為兩會熱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指出,關於生不出問題,現在有關部門已經在關注;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婦産科醫院院長徐叢劍表示,建議在特定條件下允許未婚女性凍卵;全國政協常委、中科院院士葛均波建議,應增加各省市有資質的生殖輔助機構設施……

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董事總經理張巍,則以默克在中國的深入實踐認為,維持人口適度增長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其中,包含著一個龐大的、不應被忽視的、生育意願強烈的不孕不育人群;輔助生殖不僅可以幫助該人群 “成為父母”,更可以在助力人口生育問題上起到戰略支撐作用。

正如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所議,加快釋放輔助生殖應對人口生育問題的戰略價值,仍需集思廣益,共同推動行業高品質發展。

積極生育政策深入推進,輔助生殖將大有可為

毋庸置疑,在國家人口和生育政策從“計劃生育”向“支援生育”加快轉變的背景下,重新定位輔助生殖的人口學、社會學價值,正在成為共識——輔助生殖應在國家人口生育新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這首先因為,近年來,隨著社會壓力和生活環境的變化,以及我國婚育年齡的推遲,不孕不育症患病率持續走高。國家衛健委、中國人口協會2018年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從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的12%~15%,且仍在持續和加快上升。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中國不孕不育夫妻人數在2020年達到了5050萬。隨著三孩政策的出臺,不孕不育人群的輔助生殖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但同時,可有效解決“生不出”痛點的輔助生殖,2018年在我國的滲透率僅7.0%,遠低於同期美國的30.2%和歐洲的35.2%。

超5000萬的不孕不育人數與7%的輔助生殖治療滲透率之間巨大的差距,包含著我國有效應對人口生育挑戰的顯著潛力。令人欣慰的是,我國輔助生殖技術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目前我國能夠提供的總體技術服務量和技術水準都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在部分研究領域,還處於國際領跑地位。在中國輔助生殖需求增大和技術的提高等多重驅動因素作用下,預計2023年中國的輔助生殖服務滲透率將達到9.2%。

每一個百分點的增長,都將幫助數十萬生育意願強烈的家庭離抱嬰更近一步,也將與國家維持人口適度增長的戰略目標同頻合拍。

加快破除行業痛點,助推輔助生殖高品質發展

潛力雖巨大,但行業發展的痛點也不容忽視。這也成為今年全國兩會多位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

作為輔助生殖領域的市場領導者,默克已深耕中國90年,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董事總經理張巍對於中國市場的前景表達了振奮和信心。而提及行業發展的痛點,她也直言不諱地表示,其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是不孕不育患者對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病恥感”,加之對輔助生殖的認知不足,導致“旋轉門”現象的發生,患者從確診到就診的時間間隔長、就診率低。據IQVIA分析數據顯示,有輔助生殖技術應用指徵的不孕不育患者平均需要2.7年才能進入輔助生殖機構治療。二是輔助生殖的相關規範需要與時俱進,根據新的人口環境和人口政策進行調整。第三,全國各地區、各機構之間的輔助生殖技術水準和品質管理存在較大差異,亟需建立全國性的品質管理體系對輔助生殖技術進行規範、統一、精準、高效的管理。最後,我國輔助生殖的供需平衡和合理分佈仍有待加強。

破解上述痛點,既需要國家的頂層設計,亦需要行業參與者與社會各方力量協同發力。深耕中國多年的默克,秉持“齊心為病患”理念,依託國家、臨床專家以及産業等各方力量,從創新藥物引入、實驗室技術拓展、數字健康生態探索、醫聯體的構建推動、創新合作模式突破、疾病知識教育普及等多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為行業的高品質發展注入了並將持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022年,默克輔助生殖藥物首次納入北京普惠健康保用藥權益,這也是全國範圍內,城市惠民險的創新舉措。據悉,2023年其將繼續完善北京普惠健康保輔助生殖用藥權益,更方便患者享受用藥權益,進一步提升藥物可及性,切實降低患者負擔。

中國網母嬰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專注于廣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嬰的身心健康,宣傳育嬰行業的最新諮詢和動態,科普權威的孕嬰知識,促進母嬰産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糾察熱線:010-88828222
投稿郵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