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大了,去醫院需要孩子陪同,就盼著在家門口能看上病,這義診活動解決了大難題。”在義診現場接受檢查的王大爺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告訴大家,每次活動都有專家坐診,問的詳細,查的仔細,非常貼心。
王大爺是聊城市傳染病醫院“紅色挎包”義診志願服務隊的“鐵粉”。該服務隊由醫院黨委組織各黨支部黨員成立,通過幫包共建,與東昌府區新區街道幸福社區結成對子,選派內科、外科、婦科、呼吸科等專家,為社區居民提供B超、心電圖、測血壓血糖等健康檢查,並“一人一案”提出診療建議,還開展健康諮詢、健康宣講,贏得社區群眾的熱捧。
近年,聊城市注重延伸便民醫療的“觸角”,著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以健康科普專家走基層活動為載體,常態化開展義診服務,2022年,全市開展活動1872場次,2780名醫學專家參與活動,受益群眾超130萬人次。
“不花一分錢就能挂上專家號。”這句話在聊城高新區華建一街區非常流行。探其究竟,源於聊城市中心醫院推出的便民醫療服務“實招”。該院是首個成立家庭醫生服務隊並與社區群眾簽約的市級醫院,創造性地把“健康小屋”搬進了居民小區,被人們親切地稱作“健康之家”,家庭醫生也成為大家眼裏名符其實的“健康之友”。
“醫院選擇華建一街區作為試點,由高年資醫生、護士和社會衛生科工作人員組成家庭醫生服務團隊,以健康小屋為基點設置簽約服務站,為45-65歲常駐居民和慢病患者簽約,免費建立健康檔案、提供健康服務,為有轉診需求的患者開通綠色就醫通道,贈送減免掛號費、檢查費等‘健康禮包’,用心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醫院有關負責同志介紹。
在聊城,延伸醫療服務觸角的例子比比皆是。聊城市人民醫院把“以預防為主”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造了便民服務的“升級版”。該院作為首批“山東省健康促進醫院”,建有三級健康促進組織網路體系,倡導將健康促進與教育理念融入醫院管理和服務的全過程,優化門診服務流程、置備便民服務設施、開放優先服務窗口、設立健康管理中心、建設健康教育基地,提供“微笑導診”和“一體機代操作”服務,開創並孵化成熟了一套“評-防-醫-康一體化”健康促進管理模式,實現了“在院-居家”健康促進服務無縫銜接,不斷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這意味著,未來,便民醫療的觸角將延伸更遠,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的道路更長,”聊城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魏天山説,“我們必須不斷創新健康服務方式、拓展健康服務內涵、提高健康服務水準,才能真正當好百姓‘醫靠’。”(金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