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9月3日電 (記者王鵬)“您好,請問您居家隔離期間身體有沒有不適?需不需要就醫?”9月3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産科主治醫師曹琴艷守在電話前,與同事一起,對全市中高風險區域內的孕産婦進行個案追蹤。
近期成都發生本土疫情,社會面傳播風險高,防控形勢嚴峻複雜,疫情處置任務艱巨。截至9月2日24時,成都共有高風險區254個、中風險區239個。這座常住人口超2000萬的超大城市,如何保障中高風險區孕産婦身心健康、滿足就醫需求?中新網記者進行了探訪。
對中高風險區孕産婦進行個案追蹤保障正常産檢就醫
記者了解到,此次本土疫情期間,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按照成都市衛健委要求,為市域內中高風險區的孕産婦提供産檢、孕期疾病診療等醫療保障工作。中高風險區內的孕産婦可以通過醫院公開的服務電話,預約相關醫療服務。
除了孕産婦主動聯繫預約,該醫院還組織專門工作人員,對中高風險區孕産婦進行主動聯繫,並對特殊情況進行個案追蹤。
目前,産科主治醫師曹琴艷已聯繫了數百位中高風險區孕産婦。她告訴記者,自己主要是對中高風險區孕産婦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是否正規産檢,有無合併症、並發癥,有無高危因素需要就診。
“需要就診的話,我們會進行協調,讓社區護送這些孕婦來我們醫院就診,或孕婦附近的相關醫院産檢門診就診。”曹琴艷説,在這種個案追蹤機制下,多位中高風險區孕婦得到了及時就診。
記者在隔離病房見到了風險區孕婦何女士。她居住的小區于9月1日管控,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告訴她9月2日下午産檢,社區得到醫院的消息後,隨即安排車輛送她前來。“跟平時産檢的區別不大,該做的檢查都一樣,很放心。”
在此前的8月31日,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醫務部幹事彭洋還接到過一個特殊的電話:錦江區李女士被獨自管控在家中,剛懷孕不久,由於孕早期特殊因素,腹中胎兒存在流産風險,急需接受定期檢查以確定胎兒情況。
“她獨自管控在家,丈夫因工作原因在小區管控時無法及時返回家中照顧,其他親屬也因為疫情防控無法從老家趕來,情緒波動很大。”彭洋告訴記者,接到電話後她隨即在電話中安撫李女士情緒,最終通過成都孕産婦急救網路,成功協調了錦江區區內婦幼保健機構,給予了李女士醫療幫助。
“婦幼一卡通”摸清全市中高風險區婦兒數據
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保健部主任楊柳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成都之所以能夠準確掌握全市孕産婦和兒童的資訊,從而進行個案追蹤,主要得益於成都從10多年前就開始建設的“婦幼一卡通”健康資訊管理系統。
據了解,該系統覆蓋了成都市所有助産機構,有婦保、兒保業務的醫療機構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通過孕産婦及兒童保健,管理所有孕産婦和兒童健康資訊,同時可全面篩查出高危孕産婦的情況。
“在這個系統的基礎上,社區再進行核實摸排,以確保萬無一失。”楊柳説,在做好中高風險區和集中隔離點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社區工作人員會全面摸排核實中高風險區內臨産孕産婦、危重孕産婦、危重新生兒等資訊,在需要時,可及時轉運至建檔建卡醫療機構進行妥善處置。
楊柳表示,確因疫情防控需要,原建檔建卡醫療機構不能繼續提供服務的,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將協調落實定點産檢及分娩機構,為孕産婦提供安全的生産保障。
楊柳透露,通過“一卡通”大數據排查,將管理做得更加精細,“對於36周以上孕婦、高危孕産婦、0到6歲兒童重點關注,每日報送資訊。”
應對風險提前準備各項應急預案
楊柳告訴記者,此次成都本土疫情發生後,為應對相對大規模的管控,成都市婦女兒童中心醫院除了摸清全市中高風險區孕産婦數據,還指導下級醫療機構提前準備各項應急預案。
“我們要求黃碼醫療機構再梳理就診流程,包括人員處置流程、隔離區床位數,進行醫療資源方面的準備,以防出現大規模管控後,應急床位數不夠的情況。”楊柳介紹,此次成都相對更大規模管控之後,曾出現醫院門診通道因陽性病例關閉的極端情況,這時患者入院就需要更長時間。為此,他們專門建立了市級醫療機構協調機制,以進行緊急協調工作。
此前國內其他城市本土疫情中,曾發生孕婦核酸報告未出,導致不能及時入院的情況。這種情況成都如何應對?
對此楊柳説,原則上入院需24小時核酸報告,但應急情況下醫院會先救急,“先送到隔離病房或隔離通道,再來進行核酸檢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