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母嬰 > 教育 >

“雙減”後,兒童慈善教育發展有大空間

發佈時間:2022-06-16 10:56:58 來源:人民政協網 作者:賈寧 責任編輯:代洪亮
分享到:

北京市海澱區永泰小學將公益教育注入學校特色教育項目,通過組織師生開展閒置物品義賣,募集“永泰助學基金”,助力青海省囊謙縣陽光福利學校品學兼優的同學完成學業。本報記者賈寧攝

在學生擺出來的攤位上,“學霸日記”售賣一空,21幅書法作品義賣7.45萬元……近日湖北省武漢市華師一附中的“陽光義賣”活動效果顯著,所籌善款去除成本後,將被用於幫扶多地的學校及貧困學生。而這並非個案,全國範圍內,多地學校開展的公益慈善活動,正在穩步提升學生的公益慈善素養。

“公益素養”是一個新概念。近期由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發佈的首個《兒童公益素養教育發展報告》(簡稱《報告》)將其與“中國學生核心素養”框架中的“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相結合,描述了當前兒童公益素養發展的整體狀況,並提出相關建議。

九成家長願接受兒童公益慈善教育

在傳統公益視角下,兒童往往被視為公益服務的對象。近年來,隨著公益事業發展日趨現代化和規範化,其參與性得到增強,相應地,兒童也成為公益事業的參與者之一。相關專家表示,這既是公益發展的必然,也是教育發展的必然。

這一變化是迅速的。早在2015年,有一項針對60所中小學的調查發現,63.6%的中學生從未參與過課外公益活動;小學生經常參加課外公益性活動的只有16.9%。2016年慈善法出臺後迄今,我國兒童慈善教育發展及兒童參與公益慈善的狀況有了較大的提升。

當下,教育領域發生的變化,尤其是“雙減”政策的出臺,將對兒童慈善教育發展産生深遠影響。《報告》指出,佔校外培訓投入八成以上的學科類課外培訓投入,將有望向非學科類轉移,公益慈善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細分領域之一,有望獲得家庭校外教育投入的青睞。

兒童公益素養提升的另一大“推進器”是網際網路,兒童群體有望迎來常態化的慈善教育。

報告發佈方調查發現,國內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慈善教育和實踐活動越來越受歡迎,當前家庭、學校、社會組織、營利性教育機構是兒童慈善教育的主要供給方。這一需求已經從隱性慢慢上升到顯性,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質,近六成被調查者帶孩子參加過公益慈善或類似活動,超六成家長認為兒童公益慈善教育“非常重要”。

綜合多方面情況來看,兒童公益素養的提升,已經有了良好的大環境。值得關注的是,無論家長是否有時間或曾經是否帶孩子參加過親子公益活動,或者家長本人有無意願參加公益活動,有九成以上的家長有較強意願讓孩子接受兒童公益慈善教育。

與此相呼應,包括華師一附中“陽光義賣”活動在內的諸多案例表明,學校也開始越來越重視公益慈善教育。

《報告》指出,在教育部歷年公佈的中小學德育工作典型經驗名單中也可以發現,與公益相結合的課程內容和綜合實踐活動也成為開展和推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重要教學手段,當前已出現了不少以公益為主題的課程設計和活動設置,也有部分學校開展了以“慈善”“公益”為主題的校本課程探索。

各種活動類、社會實踐類的公益慈善教育正在興起,部分地方將其機制化。例如四川省成都市,將每月11日定為中小學生志願服務日,利用課餘時間開展豐富多樣的志願活動。

學校教育的探索有了一些創新,例如北京市海澱區某國際幼兒園,開設了“公益圖書館”,藏書近4000冊,以經典繪本圖書為主,服務園內外幼兒,輻射周邊社區。在選書和借閱的過程中,孩子們分享、交流,有了更多愉悅感。這一探索已經具備了項目化的特點,值得被借鑒。

家庭親子公益現狀不容樂觀

然而,一方面是家庭親子公益教育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卻是家庭親子公益狀況不容樂觀。

“從家庭端來看,兒童公益素養方面的需求很旺盛。但是,時間、渠道和可信度是三大瓶頸。有些家長認為當地缺乏相應的活動資源,或活動流於形式,可持續性不強;部分家長還擔心自己缺乏甄別公益慈善活動的能力;受新冠疫情防控影響,部分家長也提出參加線下活動安全問題的顧慮。”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助理院長程芬説。

《報告》指出,親子公益活動地點分別為“居住所在社區的周邊”(66.7%)、“同城”(54.2%)和“學校周邊”(53.7%)。可見,社區和學校既是家庭生活的重要場景,也是親子公益活動的主要場景,而社區公益如何加大對兒童及其所在家庭的供給,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社會組織兒童公益慈善教育目前已有不少探索,例如中華慈善總會“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配套的《慈善讀本》,是目前覆蓋範圍最廣、與學校教育結合最緊密的兒童公益慈善教育教材。

中國扶貧基金會“小小公益傳播官”項目面向7-15歲兒童開展,鍛鍊其能力,提升公益素養。截至去年8月,該項目吸引了6萬餘名青少年參與。

此外,一些公益組織從籌款服務、慈善文化培育或兒童成長的角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慈善主題學習和實踐活動,包括項目實地探訪、開發慈善課程和教材、提供社會調研或志願服務機會、舉辦公益主題比賽或學習營、搭建交流平臺等;不少商業背景的教育服務機構,也基於留學背景提升或素質教育需求,提供了小而美的公益體驗活動。

然而,當前公益領域在公益慈善教育的校外探索方面,尚未形成規模化態勢。

“社會領域包括社會組織和商業機構的公益教育,仍是兒童素質教育賽道中非常細分的一個領域,呈現規模小、形式單一、內容零散的特點。”總體而言,《報告》認為,無論社會組織還是商業機構,與學校合作的公益慈善教育以年度單次活動居多,與教育教學活動的整體設計相關度不高;面向家長與學生的公益慈善教育社會組織和商業機構大多處於初創發展階段,尚未形成以公益慈善教育為品牌的頭部機構,在課程設計、教研能力等方面還有待提升。

提升兒童公益素養需4個突破

事實上,兒童“雙減”之後的時間用到哪兒,是家校社的共同關注。尤其是公益慈善有著利他的獨特性,如何保障供需之間的有效對接和目標手段的微妙平衡,需要政府、家庭、學校、社會之間達成共識。

在宏觀環境支援和各方需求呼喚的利好氛圍下,兒童公益慈善教育有望迎來發展新機。就此,《報告》建議,亟待強化頂層設計、凸顯兒童公益慈善教育戰略地位;發揮聯合優勢,推進兒童公益慈善教育地方實踐;搭建資源平臺,完善兒童公益慈善教育競爭機制。

“提升兒童公益素養,需要4個突破:一是行動;二是參與;三是昇華;四是機制。”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解釋説,公益界已經為呈現出良好的創新力提供了豐富案例示範,未來需要促進更多行動。

“孩子是這個過程中的行動主體,要尊重孩子的參與意願、寓教于樂,激發他們的潛能;昇華就是各界要看到兒童公益素養這個命題的深遠意義,它不是簡單的道德教育或利他活動,而是對兒童個體成長、家庭家風建設和國家發展、社會進步都有價值;培育兒童公益素養的長效機制至關重要。”王振耀建議,未來要有更高層面的規劃,統籌政府、社會、家庭等更多資源,聯合學校、家長和公益組織、專業教育機構等更多力量,集合協同、有序競爭、錯位發展,形成良性的兒童公益教育生態和家校社協同共育的長效機制。

中國網母嬰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專注于廣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嬰的身心健康,宣傳育嬰行業的最新諮詢和動態,科普權威的孕嬰知識,促進母嬰産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糾察熱線:010-88828222
投稿郵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