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母嬰 > 教育 >

非學科類教培市場火熱 學齡前兒童如何高品質“入局

發佈時間:2022-04-22 15:44:23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王沫依 責任編輯:代洪亮
分享到:

隨著“雙減”政策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降溫,許多家長將目光轉向了非學科類培訓,特別是家有稚童的家長,希望抓住學齡前時機對孩子進行興趣啟蒙和愛好培養。近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發現,非學科類培訓熱度不斷升高的背後,是家長們不斷更新的觀念,而如何對幼兒培訓進行選擇和引導也是一門值得反覆探究的學問。

機構  

“素質教育”熱學齡前兒童課程增多

對於教培行業來説,“雙減”政策頒布後無異於進行了一次行業大洗牌,近日,記者來到廣州天河區天河廣場,發現曾經火爆的學科類培訓機構大多大門緊鎖,而仍處於營業狀態的培訓機構集中在書法、繪畫、音樂等非學科領域,還有不少針對6歲學齡前兒童開設的藝術、體能訓練等課程。

學科類培訓規模大幅縮減,令機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關注素質教育的非學科類培訓。艾瑞諮詢發佈的《2021年中國素質教育行業趨勢洞察報告》中預測2022年素質教育行業規模將達到6045.8億元,而在課程的參與情況裏,幼兒園學生在藝術、戶外等領域的參與比例均超過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生。

非學科類培訓升溫直觀地體現在參與人數上。海珠區某小區內,薪火陣營籃球培訓課程的司徒老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去年7月後,諮詢與報名課程的學員數明顯增長,新增班次超過10個。在天河區駿景小區內,多家樂器、美術、機器人等非學科類培訓機構也向記者表示,學齡前學員人數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下午四點半至五點幼兒園離園時間段是每天的“高峰期”。

家長

“雙減”後心態轉變,藝體類培訓關注度高

非學科類培訓熱度上升,反映出家長心態的調整與轉變。

何女士的兒子今年四歲半,她向記者坦言去年這個時候自己“十分焦慮”,“看到別人學數學和英語後我們也去試聽,結果發現我兒子已經算是大齡”。直到去年7月“雙減”政策推出後,何女士的內心才稍感輕鬆,“以前幼兒園就要準備去學科類培訓機構搶位,現在,反正學校都在減負,我覺得自己也沒必要這麼‘功利’,不如帶他去上一些培養愛好、開拓視野的課程,不再強迫他做認字之類的作業。”何女士這樣説。

疫情當下,更凸顯強健體魄的重要性,體育類培訓課程更加受到家長們的青睞。黃女士有一個五歲的兒子,相比起孩子的學科成績,她更看重孩子身體和心智的發展,在她看來,體育是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利器,“我會帶他多接觸一些運動,例如游泳、輪滑等等,後來他選擇了羽毛球。”

入局提點

1. 看自家孩子興趣所在

面對各式各樣的興趣課程,家長該如何幫孩子進行選擇?

在華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袁愛玲看來,興趣應該放在首位。“非學科類教育也就是興趣班,因此一定要名副其實地以興趣為基礎,讓孩子在沒有外力督促的情況下同樣能夠自主學習。”

實際上,在採訪家長的過程中,提到最多的關鍵詞也是“興趣”,何女士就提到現在的課程都是孩子自己嘗試後喜歡的,“他喜歡拼樂高,回到班裏受到鼓勵後自己也更有興趣繼續學習。”

袁愛玲還特別提醒道,家長應避免為孩子設定諸如考級、證書等功利性目標,以免挫傷孩子的興趣。

2. 看是否適合年齡特點

此外,家長還應根據自家孩子的年齡和性格特點為孩子選擇適合的課程,不要從眾。許多課程等都有最低年齡要求,例如4歲前孩子手指發育程度不夠,不適合彈鋼琴,可以選擇小型的、較為好操作的樂器進行啟蒙;如果孩子十分內向,可以多嘗試體育等戶外運動課程,若是希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則可以接觸繪畫、書法等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項目。

3. 看課程能否持續化

興趣帶來源源不斷的自驅力,而堅持才能令興趣發展為孩子長久的夥伴。這就要求學齡前兒童課程的選擇需要順應遊戲化、生活化的特點。

同時,上課地點的遠近也成為重要的考量因素。目前,許多培訓機構選擇開設在小區和社區內,孩子可以利用幼兒園下課後至晚飯前的時間參與學習,孩子正在上中班的林女士表示,自己選擇培訓班的標準為“就近原則”,“這對於孩子自己和雙職工家長來説都更容易堅持下去。”

4. 警惕過度陪伴

雖然上興趣班填補了孩子不少時間,但家長的陪伴並不可以完全被替代。

在駿景小區裏的培訓機構門外,記者看到了不少陪伴孩子前來學習的家長。一位家長表示,孩子剛四歲,自己接送會比較放心,同時家長可以將陪伴融入在學習的過程中,甚至與孩子共同參與,課後的交流也能增加對孩子的了解,一同完成打卡作業,還增進親子感情。

不過,強調陪伴容易陷入另一個誤區——過度陪伴。記者曾在培訓機構現場見到寸步不離孩子的家長。一位美術班的老師就表示,這樣容易形成干擾,一般不允許上課過程中家長陪伴。

袁愛玲提出,“過度陪伴”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家長每天盯著孩子,生怕出一點差錯,一來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二來沒能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此袁愛玲表示,家長一方面要相信幼兒擁有獨立的能力,此外要注意陪伴的方式,可以多用遊戲和啟發性的方法,避免情緒波動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網母嬰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專注于廣大孕期和哺乳期的母嬰的身心健康,宣傳育嬰行業的最新諮詢和動態,科普權威的孕嬰知識,促進母嬰産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品牌合作:孟女士 13261637563
糾察熱線:010-88828222
投稿郵箱:myzg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