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堅果、益生菌奶茶、益生菌跳跳糖、益生菌奶球……近日,不少新消費品牌相繼推出益生菌新零食。益生菌正在以有趣、高顏值、食用方式友好的食品産品形態出現在我們各種生活場景中。年輕群體對健康的關注度逐年提高,益生菌食品成為香餑餑,有望成為下一個千億級大健康市場風口。但産業極速發展的背後,亟須相關標準或法規對益生菌市場進行規範。
益生菌成食品領域關注熱點
琳瑯滿目的益生菌食品讓人眼花繚亂。近日,記者走訪市場見到,不少食品都標榜添加益生菌。在良品舖子的“每日堅果”産品中,添加了BB-12等明星益生菌菌種,此前,良品舖子宣稱是與“擁有世界上大型的菌種生産工廠”著稱的丹麥食品巨頭可漢森深度合作;在燕塘牛奶的老廣州系列乳製品裏添加了LABS複合益生菌群;主打健康輕食的每鮮説推出跳跳糖粉劑益生菌,吃益生菌就如同小時候吃跳跳糖一樣;而WonderLab益生菌小藍瓶更是憑高顏值外表而成為線下渠道裏“抓眼球”的單品。
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佈的《益生菌食品》團體標準中指出,益生菌食品是指“添加了益生菌,並且在保質期內益生菌活菌數量符合一定要求的食品”。歐睿國際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益生菌市場價值約400億歐元,中國益生菌市場平均年增速約為15%,預計2022年接近900億元市場規模。市場調研機構ZION Market Research預計,到2025年,全球益生菌産業産值將超過770億美元,中國市場佔比將超過25%。
近年來,我國益生菌行業處於快速上升階段,消費需求持續擴大。如今大眾對於有益生菌類食品的關注度高速增長,益生菌領域熱度大增,益生菌也迎來了井噴式發展,有望成為下一個千億級大健康市場風口。
購買無標注活菌數産品或繳“智商稅”
“大部分標稱含有益生菌的食品,能否實現益生菌的功能,還需要打一個問號。”廣東省食品學會理事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李汴生告訴記者,這其中關係到所用的菌種、菌株以及活菌量。目前國家批准的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種只有10種,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益生菌還限定了菌株。“用於普通發酵食品的(也即廣義上對人有用的或有益的)菌種不限于這些,今後,被認可具有保健功能的菌種有可能繼續增加。益生菌食品應該標明使用的菌種,甚至菌株。”
菌株、活菌數、冷藏,是液體中活性益生菌有效發揮的三個重要元素。廣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營養科醫師曾婷舉例子説,不是所有聲稱含“益生菌”的酸奶都有效,只有含活菌的低溫酸奶才能獲得益生菌的效果。一般來説,有活菌的乳製品保質期都在一個月內,而且只有低溫儲藏才能緩解益生菌的衰減過程。此外,活菌數需要達到一定量級才有效果。
是否含有活菌以及含有多少活菌也是消費者選購益生菌産品時應該注意的。“以乾燥狀態存在的益生菌産品可以不用冷藏,冷藏當然更好。”李汴生説,凍乾粉是通過低溫乾燥的方式,益生菌處於休眠狀態,但仍然是活的。“凍乾粉可以作為添加成分,直接加入到食品中,應用非常方便。”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益生菌食品都未能明確在産品包裝上列出活菌數。“普通食品的確沒有強制要求必須標注,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購買沒有標注具體活菌數的産品,可能就要繳‘智商稅’了。”李汴生説,益生菌食品大都需要冷藏,這影響了貯運和食用上的方便性,因此人們也開發了滅活的産品,比如不需要冷藏保存的乳酸菌飲品。這類産品在發酵過程中使用了活性乳酸菌,後面通過滅菌來實現産品能常溫保存。國際上普遍認可的益生菌産品是指活菌。雖然也有研究顯示死菌也有一定的功能,但到目前為止這方面的研究還較少。
在益生菌領域沉浸多年的光明乳業,其有關負責人稱,將産品中的活性菌清晰標示在包裝上,有利於消費者辨識與選擇。記者見到,光明JCAN健能系列益生菌産品的包裝上對菌種及菌株號均做出標示,讓産品中的活性菌有身份可查,在包裝上也註明了活菌添加量。
高油高脂食物加益生菌,白搭!
廣州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營養科醫師曾婷提醒,“如果本身是高油高脂的食物,即便加再多的益生菌,那也對健康無益。”記者在喜茶小程式上見到,其經典産品“多肉葡萄”可選擇加料“益生菌”,一份益生菌售價3元,比起桂花凍、膠原脆波波都要更貴。頁面特別提醒其選用的是益生菌Ganeden BC30固體飲料,稱“含活性微生物”。“多肉葡萄”茶飲中所含的芝士屬於高熱量高脂肪食物,另外奶茶中還有大量添加的糖。
實際上,市面上益生菌食品存在的問題不止這些。菌株缺乏有效的臨床功能驗證及功能驗證而急於上市,某些益生菌産品缺乏對功能的客觀描述、菌的活性在産銷鏈中能否得到保證、用益生菌的增殖輔助物質“冒充”益生菌……這都是極速發展背後伴隨的一系列問題,亟需相關標準或法規對市場進行規範。
2021年11月,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佈《益生菌食品》團體標準明確“益生菌食品”使用的益生菌菌株應當滿足的技術方面要求。技術標準的完善對於刺激企業加大自主益生菌研究和應用無疑起到積極正向的作用。
建議:國內企業應研發適合國人的菌種
食品産業分析師朱丹蓬稱,益生菌産業的核心是菌種。此前,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發佈《可用於食品的菌種名單》《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徵求意見稿)。其中,可用於食品的菌種及亞種共計38個,可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及亞種共計10個。在菌種研發和産業化方面,海外已經有很長時間的積累,甚至不乏超百年的老牌企業。市面上的知名菌種比如保加利亞乳桿菌,大多是國際公司沉澱下來的技術。相比之下,中國在益生菌産業介入時間較短,菌種研發和配套還屬於起步發展階段,還需研發沉澱和人才儲備。相關行業研究指出,目前全球益生菌補充劑市場規模約為500億元人民幣,而中國益生菌補充劑市場約佔全球市場的10%。他建議,國內益生菌企業應加大科研投入,開發出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菌種。益生菌的多元化和菌株的本土化,是我國亟須解決的産業技術發展瓶頸,需從技術、專利、品牌、儲備等各方面進行完善。
“考慮到中國人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差異化對體內外菌群結構的影響,國人更需要符合自身體質的益生菌産品。”朱丹蓬認為,國內益生菌産業仍大有可為。據《中國益生菌消費認知狀況報告(2020)》調研顯示,46%的消費者認為中國研發的益生菌更適合國人體質。這將成為國産益生菌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支點。《益生菌食品》團體標準明確“益生菌食品”使用的益生菌菌株應當滿足的技術方面要求。技術標準的完善對於刺激企業加大自主益生菌研究和應用無疑起到積極正向的作用。
據悉,當前我國益生菌食品産業出現細分化趨勢,針對減脂減重、情緒管理、口腔健康、呼吸道健康等特定功能化的産品不斷上市,並受到消費者青睞。光明乳業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他們將在菌株研發上,依託現有菌種庫,進一步突出中國特色菌株作用,深挖更適合於中國人群的益生菌,並針對人群細分領域,研發出更多的菌株及推出更多的益生菌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