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載歌載舞
蟲鳴鳥叫,小河流淌,大自然是如此美麗和諧……當侗族《蟬蟲歌》響起,年輕的女大學生穿著鮮艷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時,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近日,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張雪門創新實驗班民族民間歌舞音樂會在廣西區直機關第三幼兒園舉行,將一台由教師指導、由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自編自演的、民族風格濃郁的節目呈現給了幼兒園的師幼們。
“以幼兒教育家張雪門的名字命名,整合各種優勢資源重點打造的創新實驗班的學生們,有著很強的創新實踐能力。”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係楊彥主任介紹説。
廣西有不少的少數民族,這些民族擁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該校負責民族民間音樂表演教學的韋蕊告訴記者,為了傳承與弘揚廣西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提升年輕一代人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他們讓大學生學習了廣西彩調歌舞劇《劉三姐》選段《對歌》、侗族《蟬蟲歌》等經典的廣西民歌,並使用了不少創新手段,讓廣西的民族文化元素體現得更豐富更精彩。比如,在壯族民歌《包粽粑》中融入了壯族天琴,讓演出更輕鬆歡快,富有兒童趣味。
同時,《壯族敬酒歌》、瑤族《蝴蝶歌》、苗族舞蹈《一抹紅》這些有民族特色的節目也讓整臺節目充滿民族韻味。“我是瑤族人,也曾多次到廣西各地采風。我希望我們廣西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歌舞能世代傳承下去。在孩子們學《丟手絹》這些簡單的兒歌的同時,也能多了解學習自己民族的文化。”韋蕊對記者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