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在由QQ音樂舉辦的“億起聽 新聲態”産業論壇媒體分享會上,騰訊QQ音樂總經理吳偉林、侯德洋,與音樂行業中具有十多年從業經歷的資深領軍人物——環球音樂(中國)高級策略長沈丹揚、風華秋實CEO唐正一、華納音樂中國數位部總監胡浩、華誼兄弟傳媒集團互娛副總裁楊劍、福茂唱片新媒體及著作權公司總監陳曉蕓,從數字音樂現狀、商業模式創新、付費環境等方面深度探討中國數字音樂,共話數字音樂未來趨勢變革。
隨著國家政策、版權環境、用戶付費環境的變好,人人都説數字音樂的春天來了,那麼中國數字音樂未來會如何發展,而趨勢又將如何?來聽一聽大咖們的現身説法吧!
騰訊QQ音樂總經理吳偉林:數字音樂的未來才剛剛開始
負責QQ音樂市場和版權方面的吳偉林,從版權、商業模式創新、音樂生態鏈講述了QQ音樂在數字音樂上的努力,“從2013年開始,我們就跟很多唱片公司聯合打擊盜版,這是我們兩三年非常努力做的最大一件事。”吳偉林説,在不斷推進正版化的同時,QQ音樂也希望創造新的商業模式,第一張數字音樂專輯便跟華語天王周傑倫合作並獲得巨大成功。
吳偉林介紹,在創新商業模式上,除了數字音樂專輯外,QQ音樂還做了O2O的商業模式,比如周傑倫的最新專輯 《周傑倫的床邊故事》,數字音樂專輯中附上特別版實體CD,一起打包在網際網路上賣給粉絲。
“用戶知道內容是有價值的,他們願意在正版的平臺上面聽音樂、購買音樂”,為此,吳偉林分享了一組數據,QQ音樂APP覆蓋率在內地已經超過45%,日活躍用戶達到1億,月活躍用戶基本4個億,聯動整個騰訊社交網路産品達到了每年200億的平臺歌曲分享量。這也是其他音樂平臺沒辦法做到的。
在音樂生態鏈上,吳偉林講述了QQ音樂推出的戰略佈局“MUSIC+”計劃,目前已有王力宏、TFboys、李宇春、竇靖童加入。關於何為“MUSIC+”,吳偉林近一步解釋道:“MUSIC+”計劃就是明星IP,幫助明星創作更多的商業模式和産品出來,利用明星IP把資源推到其他周邊的産品裏。
騰訊QQ音樂總經理侯德洋: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變了,他們願意為好的內容買單
負責産品和運營方面的侯德洋講述了QQ音樂數字專輯從零到億背後的故事,他認為:偶像對粉絲的強大號召力,讓粉絲經濟成為未來的方向。在數字專輯上,QQ音樂也在不斷功能迭代,孕育粉絲文化,建立粉絲工會,幫助偶像打榜踢榜、限時拍賣;熱銷地圖,讓粉絲知道數字專輯的銷售分佈,讓粉絲有的放矢。
侯德洋分還享了兩組有意思的數據,一組是銷售的速度越來越快,96秒10萬張,16天300萬張。另一組數據是,在購買過數字專輯的1000萬用戶中80、90、00後佔了90%以上的比例“這説明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真的變了,我們只要提供好的內容,好的服務,就會有新的商業模式”。
最後侯德洋也談到, 如今的VR技術很火,他相信QQ音樂未來可以通過科技手段提供更多的服務給到藝人和粉絲互動。
環球音樂高級策略長沈丹揚:音樂本該有價
沈丹揚站在國際化的視野梳理了付費時代的中國和歐美音樂市場與發展,他認為國內數字音樂市場到了這兩年才迎來里程碑變革,國家政策、保護版權及版權環境的改善,QQ音樂在這場變革當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數字專輯大獲成功。
為此,他還舉了兩個特別的國際案例,Rihanna新專輯《ANTI》實現了全球同步發行,超過10白金的銷量,在國內超過了包括日本在內所有市場的總和。另一位A妹(Ariana Grande)儘管知名度比不上Rihanna,但不妨礙她同樣在QQ音樂上24小時破了金唱片,48小時破了白金,一上市即登頂QQ音樂榜單。
沈丹揚還對比了歐美與國內付費情況,他認為儘管歐美消費者對正版文化接受度和付費意願大過國內消費者,但隨著銷售前端跟後端數據的打通及國內音樂市場越來越健康的發展,推動付費文化和收穫音樂的價值應該不難,因為音樂本該有價。
風華秋實CEO唐正一:不能小瞧了粉絲的品味
唐正一分享了粉絲經濟,他認為粉絲經濟是像NBA聯盟養成式的,是靠巨星光環吸引粉絲來對明星進行關懷和投入,並以旗下藝人鹿晗的專輯為例,進行深度解析粉絲經濟。
他介紹到,鹿晗專輯《Reloaded》重啟,其發的三張數字專輯在QQ音樂賣了548萬張,與此同時,通過數字專輯這種形式,不但能知道數量,還能從QQ音樂平臺銷售規模精準到了解到購買數字專輯的粉絲畫像,比如大概有多少獨立用戶,每個用戶買了幾張,三張專輯的覆蓋有哪些差異,有哪些用戶是路人轉粉絲。
“當然,我們也是拿出一個好東西讓粉絲們覺得這個東西是好的。”他分享到,製作專輯的團隊大概從10個國家搜各種歌,專輯10首歌,共聽了大概6000分鐘,幾乎公司的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光郵件來回溝通就有2400封郵件。“因為粉絲是苛刻的,千萬不要小瞧粉絲的品味,有沒有用心做,粉絲是能感知到的”。
華納音樂中國數位部總監胡浩:音樂産業深情擁抱數字化潮流
胡浩就音樂的區域化特色和數字趨勢做了深入分享,他認為數字音樂産業未來將會更加“深情地”擁抱數字化潮流。從2015年到現在,這關鍵的一年音樂行業經歷了從量變累積到質變轉化的關鍵階段,音樂産業的數字化營收佔比達到45%,僅次於佔比為60%的遊戲行業,遠遠超過電影、書籍、雜誌、報紙等各種內容的數字化。
胡浩分析説,儘管在全球範圍內,數字音樂表現不俗。但對數字音樂面臨的一些問題,還是有些擔憂,一方面,UGC的模式導致“付費服務”模式對消費者吸引力下降,UGC産生的收入僅佔數字音樂收入的4%,另一方面,平臺對“避風港”規則的誤用及濫用,産生了價值的缺口,但他認為這些問題一旦解決,未來音樂行業將會有一個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互娛副總裁楊劍:音樂人和音樂都需要數字音樂平臺方的支援
楊劍從獨立人音樂人的培育和泛娛樂方面闡述了對數字音樂人的看法。他認為,在音樂製作方面,一方面希望能幫助寫出好作品的音樂人,通過唱片公司為他們打造一些實際內容和規劃,另外一方面希望跟平臺方如QQ音樂合作,通過網際網路化的傳播策劃把他們推出。
在泛娛樂方面,他認為華誼跟音樂結合最密切的就是影視音樂OST,大概一年會出10部左右,基本都在QQ音樂獨家播放。同時他認為音樂有可聽性,可玩性,跟音樂實時熱點挂靠在一起,就需要一個平臺把它推送給所需要的用戶,通過平臺數字我們分析了解用戶的音樂喜好,及時調整我們對音樂內容的生産和佈局。
福茂唱片新媒體及著作權公司總監陳曉蕓:藝人將會越來越重視數字音樂帶來的價值
陳曉雲站在台灣唱片公司角度看音樂市場的不同變化。她認為以前很多藝人發行唱片就是成本把控,必須靠唱片後面的走秀、商演、演唱會才能産出這個價值,反倒不去在意唱片的品質好壞以及是否得到市場的回應。
在數字音樂時代,陳曉雲覺得發生了很大改變,“過去藝人收入並沒有版稅收入這一項,但是從QQ音樂的版權正版化及數字專輯開始,藝人收入可以堂堂正正列入版稅收入,所以不管藝人還是唱片公司,因為看得見這個未來,會願意投入更多的資金跟成本來做出好音樂。
陳曉雲還特別舉了近期張傑新單曲的例子,她説張傑的數字單曲現在已經賣到147萬張,“所以我相信也會刺激很多的藝人,更重視唱片的製作,重視數字音樂付費市場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