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椅子,一位演奏者,一把魯特琴(右),一連串單旋律的古老舞曲——這就是“紫禁城·古樂季”的收官音樂會。波蘭魯特琴演奏家麥克·龔德科賦予這些短小舞曲以各樣節奏,琴音悠然,旋律宜人,整場音樂會在不斷變化的流動中進行,樂聲將人們帶入文藝復興時期世俗生活的場景之中。可以想像古老小鎮裏一個遊走彈奏的樂手,或曠野中一個自彈自唱的歌手……
魯特琴的音量並不大,在中山音樂堂偌大的空間中面對滿場觀眾,似乎顯得有些勢單力孤,場子裏也並不能始終保持安靜,即使身子在座椅上移動一下,也會讓人覺得音量足夠大,更何況還有不止一次手機掉地的聲音,那一瞬間的強音足以打斷魯特琴的樂聲。儘管如此,琴弦上輕輕撥奏出的旋律依舊綿延不絕,讓人很快忘記曾經的嘈雜,進入一片寧靜的世界。這些古老音樂的魅力並未因外界的干擾而消損。
音樂會上演奏的全部曲目,均來自歐洲多個國家、大約十個圖書館的典藏,演奏者麥克·龔德科對於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各種類型的魯特琴都有著深入研究,並且致力於發掘塵封已久的、古老年代的魯特琴音樂,而這場音樂會,正是他對自己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所選曲目以波蘭舞曲、古歌、小調等為重心,兼配以維拉涅拉、帕薩梅佐、嘉雅爾達等當時流行的各種舞曲,還有幻想曲類型的作品等。
魯特琴也譯作琉特琴,在歷史上,這件有著半梨形外觀的樂器,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埃及,其中長魯特琴初見於西元前2000年左右,短魯特琴稍晚出現于西元前800年前後,直到大約14世紀在西班牙演變出歐洲魯特琴,並由此盛行于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魯特琴的種類很多,包括長雙頸魯特琴、短雙頸魯特琴、大雙頸魯特琴、曼多拉、曼多林、安傑利卡等,其中體形最大的長雙頸魯特琴于16世紀在義大利發展起來。
音樂演奏中,魯特琴不僅用於獨奏和歌曲伴奏,還與其他樂器搭配用於通奏低音。儘管進入巴洛克時期之後,魯特琴的地位漸衰,但依然出現了一些出色的作品,例如維瓦爾第為魯特琴所作的協奏曲、三重奏和著名的《雙曼多林協奏曲》,以及巴赫的《魯特琴組曲》等。後來,魯特琴的地位逐漸被吉他所取代。
據節目冊介紹,麥克·龔德科在這場音樂會上使用的是一把七弦文藝復興魯特琴,從現場來看,那是一把體積不大的短魯特琴,音色柔和、溫潤、細膩,琴聲在演奏者指尖流淌出來,自然、順暢、恬適。這樣的演奏非常有歷史感,就好像幾百年前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聽者從中得到的不是交響曲那樣對心靈的直擊,而是收穫了一份對心靈的撫慰,這就是這場音樂會的迷人之處。
2016年度古樂季的曲目選擇從開場音樂會的亨德爾的義大利康塔塔,第二場的巴赫與其兩個兒子的作品,到最後這場魯特琴演奏的文藝復興舞曲,都顯得那麼出人意料,其特點總括起來就是:小眾而精緻。期待明年的古樂季出現更多的意外驚喜,帶來更多的美好記憶。(李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