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英中隊演練戰術。資料圖片

拼刺刀,亦拼血性豪氣。抗美援朝戰爭中,在與頭號強敵作戰時,該旅前身空軍航空兵某師與兄弟單位一起構築了朝鮮上空堅不可摧、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米格走廊”,特別是1953年4月不到6天的時間裏,韓德彩、蔣道平接連擊落費席爾、麥克康奈爾兩名王牌飛行員,給予美國空軍以迎頭痛擊,震驚了當時美國國會,也震驚了世界。

拼刺刀,再拼恢弘志氣。飛行人員威震長空、屢建奇功的背後,有無數機務人員在用雙手托舉戰鷹。作戰期間冬季氣溫在零下20~30攝氏度,寒風刺骨、滴水成冰,機務人員為了檢查發動機,脫掉棉衣鑽進飛機進氣道。為了保障戰鬥值班,經常在淩晨三四點起床,頂著星星進場,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勝利表現在空中,勝利保證在地面”!他們克服環境惡劣、航材緊缺等困難,以必勝信念排除萬難,為了戰鬥勝利提供保障。

今天,在該旅軍史館大廳頂部,四架殲擊戰機昂首編隊出航,象徵著仰望藍天的深刻寓意。大廳兩側展陳著著一架架參戰機型模型象徵著抗美援朝中櫛風沐雨的戰機模型,滄桑黛青的機身像是凝結著歲月的暗影與亮面。猶記得,老前輩們凝望著這些戰機,曾動情地説,這些戰機是一次次與頑敵交鋒的見證,更是一場場“空中拼刺刀”的榮譽標誌。如今,巍然挺立的軍史館成為該旅官兵的精神坐標:每當新人入隊老兵復退,他們都要在這裡組織儀式;每逢重大任務,他們都要在這裡舉行出征宣誓。

部隊多次邀請韓德彩、蔣道平等“二級戰鬥英雄”為官兵講述那段並不遙遠的戰史、激情燃燒的歲月。在回顧作戰經歷時,老英雄們無不眼含熱淚,多次提到“空中拼刺刀、敢啃硬骨頭”,是抗美援朝剋敵制勝的“精神法寶”。

是啊,曾經,這支“共和國年輕的鷹”滿懷“多打敵機當英雄,去北京見毛主席”的政治信仰,血管裏流淌著“空中拼刺刀”的膽識氣魄鏖戰空天。今日,在一場場磨礪考驗中,全體官兵以“英雄傳人”的血性擔當,以“敢於拼刺刀”的革命風骨,銳意奮楫篤行。

海天之間 疆場亮劍。郝文斌 

拼刺刀,鑄就“敢擔當”的傳人角色

伴隨該單位走過半個多世紀、創刊于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捷報》,是崢嶸歲月的見證者,也是精神傳承的載體。在該旅榮譽室,這份印寫著不凡戰果的《捷報》,雖然有些泛黃,但文字字字印刻在官兵心中。

“注視著《捷報》,一種自豪感和榮譽感油然而生。”如今,該旅每逢外出駐訓,還會繼續編印《天虎戰報》,鉛墨中的沙場氣似乎遙遙呼應著那段歷史。

賡續“敢擔當”的傳人角色,錘鍊“打得贏”的勝戰勁旅,該旅官兵清楚地知道,要靠實戰環境的摔打磨練和實戰任務的磨礪檢驗,以“敢於拼刺刀、敢啃硬骨頭”的勁頭攻堅克難,時刻保持“升空就是作戰、起飛就是迎敵”的備戰姿態。

該旅組建後的第二年春天,作戰責任區內不明空飄物頻發,飛行員個個摩拳擦掌、紛紛請戰。

“雄赳赳、氣昂昂”,數日的密集戰鬥起飛並未讓飛行員倦怠半分。令飛行員們焦慮的是,每次出拳像是打到了棉花上:有的升空後沒有發現,有的發現了沒完成取證,有的攻擊了沒命中目標……

“空中拼刺刀,更要精準出擊。”該旅領導直面問題,透析多次空手而歸的癥結。飛行員們都沒有氣餒,主動壓縮休息時間,反覆研究機載視頻和取證錄影,組織針對性加工訓練數場次。看不透就通宵達旦地看,討論不出結果就環節反覆驗證。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