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軍事醫學專家組從北京出發。邵龍飛 攝

逆行,逆行!

到武漢去,到疫情防控一線去,到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1月25日,農曆新年的第一天。

晚上,軍事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曉鵬的電話響了——

“我們要去武漢支援,能不能趕回來?”

“沒問題,馬上動身!”

接到陳薇院士的電話後,張曉鵬匆匆告別親人。淩晨一點半,他帶著妻女駕車駛出河南商丘,奔向北京;

此時,在四川老家過年的助理研究員黃勇接到通知後,馬上訂購了當天早上飛往北京的機票;

已經十年沒有回吉林老家過年的助理研究員遲象陽受領任務後,當即取消了訂好的車票,囑咐愛人照顧好3歲的孩子;

研究員曹誠、姜濤,第一時間回到實驗室打包裝箱,整理出各類裝備和試劑40多箱,保證了前出任務地域後第一時間就能展開科研工作……

科研人員在火神山醫院連夜展開裝備。邵龍飛 攝

為加強武漢一線防控力量,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奉命組成軍事醫學專家組,擔負對武漢疫情的應急檢測和科研攻關等工作。

陳薇院士擔任組長,研究員曹務春擔任副組長。

這一專家團隊,都是長期從事病原研究、疫苗研發、衛勤裝備研發攻關的骨幹力量,從非典暴發,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再到2014年西非埃博拉大流行,這些常年與病原體頑強戰鬥、身經百戰的科研戰士再一次臨危受命。

1月26日晚,專家組首批13名同志登上飛機,向武漢進發。

疫情就是軍情,防控就是責任。“逆行”不是選擇,而是使命。

3月16日專家組舉行火線入黨儀式,陳薇領誓。邵龍飛 攝

救人!救人!

疫情防控需要啥就幹啥,核酸檢測、抗體篩查爭分奪秒!

抵達武漢後,如何高標準完成上級賦予的使命任務、迅速展開防控是擺在專家組面前最急迫現實的問題。

此時,武漢的疫情正處於上升期,全市的病毒核酸檢測需求十分迫切。

專家組連夜召開黨員大會,定下了“全鏈條設計、一體化攻關、短長期兼顧”的指導思想,明確將疫苗研究作為主攻方向,檢測溯源、專家指導、樣本採集、成果驗證、氣溶膠檢測等工作同步開展。

要做最壞打算,拿出最充分方案,準備最長期奮戰!

在陳薇院士指揮下,短短24小時內,一座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在位於半山腰上的中部戰區總醫院藥劑樓旁建了起來。

專家組搭建了全自動核酸提取平臺,利用自主研製的試劑盒,以及全自動提取核酸的方法,單日標本檢測能力最高達到1000份以上。

<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