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愛國尚武的磅薄力量
■尚守道
古漢語中,“富”字代表有房、有人口、有田地,豐于飲饌之義;“強”字由“弓”“疆”組合,意為持弓以衛疆土。《戰國策》曰:“欲富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
國泰不一定民安,物豐未必邦寧。穿越千年曆史時空,翻開大宋王朝榮辱史,靖康之恥依舊振聾發聵:宋朝重文輕武、國富兵弱、屢戰屢敗,被遼、金、西夏和蒙古輪番侵略。回顧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屢受列強欺辱的血淚史,既有積貧積弱、技不如人之故,更有奴顏婢膝、精神沉淪之因。
心勝則強,心敗則衰。人類社會波瀾壯闊的發展變革洪流中,心勝歷來和國盛、兵強息息相關。縱觀我黨我軍由弱到強的輝煌歷程,匯聚人民群眾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澎湃心力,是制勝的重要法寶。解放戰爭時期,美國軍事考察組來華考察後給出結論:國民黨佔據大片土地,但共産黨佔據大片民心,這是贏得勝利最可靠的根據地。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不僅是軍隊的光榮任務,也是全民的共同責任。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中華民族越來越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也越來越呼喚華夏大地磅薄浩蕩的“心勝工程”。
滄海桑田,天地巨變。改革開放40年帶來物質大豐富的同時,也帶來了精神的大解放。但承平日久,有的地方把經濟發展中的GDP看重了,把精神血脈中的“DNA”看輕了;全民憂患意識淡化、國防觀念弱化、尚武精神退化、英雄情結缺失等現象滋生蔓延,值得認真反思和高度警惕。
偉大時代需要偉大精神。要清醒地看到,在億萬軍民鏗鏘行進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征程時,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意識形態領域蛀魂的攻心戰役從不曾停歇。當此之時,既需要構築民族復興、國富兵強的鋼鐵長城,也需要夯實萬眾一心、居安思危的“心勝工程”。
改革開放起宏圖,強軍興軍浪潮涌。人民軍隊勝戰之路,有賴全社會共同支撐。塑造中國精神,構築中國力量,地方黨委政府和軍事機關使命重大、責任如磐。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紅色基因決不能改;無論人們思想理念、行為方式怎麼變,鑄魂工程決不能松。必須抬高政治站位、強化憂患意識,樹牢大國防觀,思維理念與時代同行、舉措辦法與社會同頻,切實使全民國防教育在黨員幹部、人民群眾和青年學生中入心入腦,轉化為愛國之舉、崇軍之行。
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國將興,聽於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人的個體力量很小,而一旦全社會每個人都有一顆赤子之心、一腔報國熱血,把國防觀念深植入腦、築牢精神堤壩,強健思想筋骨,必能匯聚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