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州市民兵整組新變化透視全民國防觀念新高度

發佈時間:2018-07-18 11:55:47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魏聯軍 曹紅學 焦景宏    責任編輯:謝露瑩

天地之中,大河之南。透過歷史車輪滾滾前行的軌跡,昔日中原大地的烽火硝煙,總是深刻影響和牽係著中華大地的風雲變幻。

改革春潮涌,中原起宏圖。那曾經熾熱如火的家國情懷安在?源遠流長的尚武精神安在?

沐風識雨,憑欄觀潮。近日,記者奔走于鄭州的城市鄉村採訪民兵整組工作,令人鼓舞的是改革強軍時代征程中後備力量建設的豐碩成果,讓人欣喜的是改革開放40年來民兵組織建設的巨大變化,給人希冀的是群眾國防意識達到的嶄新高度。

請關注今天出版的《解放軍報》的報道——

  7月上旬,鄭州警備區組織新入隊的民兵應急隊員開展滅火訓練。戴丹華

深厚的家國情懷從哪來?

——從鄭州市民兵整組新變化透視全民國防觀念新高度

■曹紅學 焦景宏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魏聯軍

啟示1

人員結構新變化:從普通居民到私營企業主、公司白領

經濟社會越發展,安全需求越緊迫

當下,有著雄厚家産的“富二代”應徵入伍早已不是新聞;而頂著公司老總的頭銜加入民兵組織,且又能當好兵,不免讓人心生敬意。

鄭州市金水區民兵班長汪飛帆就是這樣一個兵。他從原第39集團軍某旅退役後,實現從訓練場到商場的漂亮轉身,現經營著2家公司,生意紅火。記者在鄭州市民兵訓練基地見到汪飛帆時,他正向大家講解匍匐前進的動作要領,迷彩服左側膝蓋處磨出個大洞,兩肘也破了皮。

金水區人武部部長周學軍告訴記者,該區民兵隊伍中像汪飛帆這樣的公司老總並不少見。僅今年參加基地化集訓與常態備勤任務的230名基幹民兵中,就有22名企業“一把手”,還有不少公司白領、企業中層領導。

大都市裏的社會精英,緣何鍾情民兵隊伍?

“與市場經濟建設同頻共振的國防後備方陣,每一朵浪花都見證著時代大潮的變遷。”金水區人武部政委李繼東介紹,以前民兵隊伍人員構成主要有3類:農民、城鎮無業或待業青年、大型廠礦或企事業單位職工。

隨著鄭州經濟的迅猛發展,民兵人員結構變化翻天覆地。去年年底,鄭州都市村莊拆遷完畢,與此同時,都市樓宇經濟方興未艾,僅金水區就有企業2萬餘家,青年從業者達數十萬眾。

從1978年到2017年,鄭州市城鎮化率達到72%,城區面積擴大6倍,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伴隨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民兵”和“工人兵”比重逐漸降低,大量的私營企業主、都市白領等新型民兵悄然登場。

根據某招聘平臺今年發佈的《2018旺季人才趨勢報告》,鄭州白領每人平均月工資達6323元,而民兵訓練的誤工補貼每天只有80元。他們有個共同心聲:若論補償微不足道,若説“補課”意義非凡。

“窮則齊家,富而報國。”在金水區人武部組織的“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中,河南省海外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洋的發言引發大家的共鳴:“我小時候聽爺爺講,1938年元宵節,日本鬼子轟炸鄭州,不少老百姓家破人亡。沒有安全,你收割的糧、養肥的羊、織好的布,別人想拿走就拿走,想毀掉就毀掉!生活越好越不能忘記挨過打、受過辱的滋味!”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談起民兵人員結構新變化和家國情懷,鄭州警備區司令員尚守道感慨地説,“社會物質財富越豐富,國家安全需求值就越大,就越需要每一名公民參與、建設和奉獻國防!”

1  2  3  4  5  >  


分享到:
中國網官方微信
中國軍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