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來,這還是英國海軍首次採用王室成員的名字來命名的航空母艦。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曾以“伊麗莎白一世”來命名當時英國最強大的戰列艦。如今皇家海軍再次用女王的名義來命名新型航空母艦,其實是借“女王之名”昭示自己重返世界頂級海軍的信心。
“伊麗莎白女王”號確實“名副其實”。它與它的“姊妹艦”“威爾士親王”號同屬於英國未來航母(CVF)項目,是英國海軍為佈局大中型航母而做的大膽嘗試。早在2009年,“伊麗莎白女王”號就開工建造,2014年下水,預計將於2020年形成初始戰鬥力。
“伊麗莎白女王”號滿載排水量6.5萬噸,不僅填補了英國近年來的航母空缺,也創造了英國海軍有史以來建造作戰艦艇的噸位記錄。
“伊麗莎白女王”號最多可搭載40架F-35B戰鬥機,將進一步提升英國海軍的空中作戰優勢。同時,配屬的CH-47“奇努克”運輸直升機和AH-64“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等也將進一步提升英國海軍的兩棲作戰能力,“伊麗莎白女王”號在進行海外作戰時也就愈發“得心應手”。
航空母艦的設計與建造絕非一日之功,即便是老牌海軍強國英國也是如此。“伊麗莎白女王”號艦長284米,飛行甲板寬度73米,在建造過程中吸引了BAE系統、泰利斯等數以千計的企業和萬餘人參與其中,進而帶動了英國造船、航空、電子等相關産業的發展。你若問它為何有此巨大“魔力”,那一定因為它是“伊麗莎白女王”號。
它獨特的雙艦島設計驚艷世界。在如今甲板越來越“乾淨”的當下,“伊麗莎白女王”號卻別出心裁來了個一前一後雙艦島。前艦島主要負責航母的航行,後艦島則專司艦載機控制。
這種“雙胞胎”式功能劃分使得“伊麗莎白女王”號的任務分配更加清晰,指揮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雙艦島騰出的空間還可安裝更多的電子設備,正好對上了英國海軍要求航母擁有強大通信指揮能力的“胃口”,對穩定艦載機起降時的氣流、降低雷達反射面積等也有“獨特功效”。
不過,雙艦島設計也會對飛行員的視野産生阻礙。“伊麗莎白女王”號採用的雙艦島設計,無非是想在作戰需求與技術發展之間“一碗水端平”,最終目的還是要提升航母的核心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