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開展理論知識交流活動。

“記得以前剛任指導員時,感到壓力並沒有現在這麼大,隨著任職時間的增加,反而覺得壓力越來越大。”指導員俞夢溪深有感觸地説道。透過“壓力”,記者感受到的是他強烈的責任感。正是這種責任感,讓俞夢溪任職以來,一心撲在工作上,把雷達站當成家。

他結合連隊特點,帶領官兵挖掘高山特色文化,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教育引導戰士以頑強的意志立足高山建功立業。

“你駐守地方那麼美,我想去看看。”妻子方伊思幾次表達了想來連隊的想法,可俞夢溪每次都讓妻子再等等。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心願是帶領全站官兵將這裡建得更美。關於未來,他説,等到離任之時,他會請妻子來他最愛的地方看看,語氣誠懇而堅定。

支部一班人幹事創業的激情幹勁,凝聚起了官兵紮根高山、樂於奉獻的理想信念。在雷達站待了近14個年頭的油機員金成,見證了連隊的發展歷程,如今,他選擇了將家安在高山之上;四級軍士長李曉東,原本作為音樂骨幹,從一個駐守鬧市的雷達站抽調到高山雷達站幫助組建樂隊,然而幾個月後,他卻主動申請留了下來;研究生排長萬新磊,主動申請到雷達站任職,一呆就是兩年,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很難想像,在這個大部分人追求物質的年代,還有人在追求這裡的這份寧靜與淳樸。

山上本無堡壘。人扎了根,堡壘就立了起來。

如今,這座立於高山之巔的戰鬥堡壘,猶如一個強大的“紅色磁場”,吸引越來越多的畢業學員,主動申請到雷達站服役。

山頂的雷達天線只能隱約可見,車上的上等兵周磊依然不時回頭遠望。“待到畢業時,再回此山立新功。”下山途中,周磊給戰友們發了條同樣的短信,這是即將走進軍校的他,給自己定下的畢業目標,也是對巴山的莊嚴承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指導員俞夢溪的這句座右銘,既是自勉,更是巴山官兵的精神密碼!“假如有一天,你也堅守成一棵高山松,你必定高大而偉岸!”(張雷 孫鵬)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