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

1943年秋天,美國評論家艾金森到新華社參觀。在他頭腦裏的通訊社,自然首先是一系列現代化的設備了。但在清涼山,他所看到的,卻是土窯洞裏原始的收報機,以及在窯洞外陽光下用土紡車紡紗、木梭子擰毛線以及收摘自種的煙葉與番茄的人們。

他很驚訝,在電務科一孔窯洞裏,他問一位正在搖馬達的青年:“生活這麼艱苦,是什麼原因使你們能這樣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呢?”回答好像是不經思索的:“革命,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建設新中國和社會主義。”

又問:“為什麼你們有信心打敗日本侵略者呢?”回答是:“真理正義在我們這邊。”

“那麼,你説説,什麼是社會主義呢?”評論家進一步問。那個紅紅的臉兒,兩手離不開機柄的同志朝墻努努嘴説:那不是!“客人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原來那邊墻上貼著的是一幅從舊報紙上剪下來的、蘇聯集體農莊莊員們駕著聯合收割機工作的照片。

評論家後來對時任新華社社長的博古説:“我發現,你們的青年都是有信心,有崇高理想的人。這就是你們取得勝利的根本。”

軍人“執干戈以衛社稷”,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為最高價值追求。

軍人價值的落腳點是報效國家,為了國家,他們可以捨生忘死,肝腦涂地!為了人民,他們可以不顧一切、萬死不辭!而“忠誠于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這短短二十個字涵蓋了我們當代革命軍人最為核心的價值觀。

這是他們心中的信仰!

和平

抗日戰爭時期,為了加強對敵軍的反戰宣傳與改造,一九四〇年十月,由八路軍總政治部在延安創辦了“日本工農學校”。

     1   2   3   4